砍公视预算又呛影视圈「要饭」? 陈玉珍:我引用别人文章内容

▲陈玉珍说自己只是引用他人文章。(图/记者屠惠刚摄)

记者郑佩玟/台北报导

国民党立委陈玉珍提案删除公视23亿元预算,最终在国民党团协商下,删减金额缩减至2300万元。然而,该议题引起文化界强烈反弹,陈玉珍则强硬回击名导杨力州是「恶仆欺主」,又斥名导王小棣、陈世杰等人是政党打手,接着又留言呛,影剧工作者「丢掉那只要饭的碗」,引来各界砲轰。陈玉珍对此解释,「丢掉那只要饭的碗」是引用徐宗懋图文馆的文章,并非她所写。

陈玉珍提案要删文化部补助的23亿公视预算曝光后,引爆影视界怒吼,该议题引起文化界强烈反弹,离岛出版社总编何欣洁更发文指出陈玉珍删减预算的不合理之处。面对文化工作者的质疑,陈玉珍直接于留言区回应,指出台湾电影从业者应自我检讨「如果这些影视从业者能将愤怒放在自我检讨,例如思考为什么电影票房拉不起来,或许今天台湾的影视产业不会被韩国电影打得落花流水。」

陈玉珍随即在脸书发文解释,自己只是转贴了一篇文章,请大家好好阅读一下,这是一个可以理性辩论的社会,「这一篇文章写的很好,但是不是我写的,我也不敢掠人之美,我只是贴上来给大家评论参考一下。」希望有兴趣的人可以完整阅读,不要人云亦云。

「丢掉那只要饭的碗」是引用徐宗懋图文馆的文章,该文章说,如果这些人的愤怒是放在这些自我检讨上,并且认真的思考,痛切的改变,今天台湾的电影不会被韩国电影打得落花流水,甚至连香港甄子丹的《叶问》的全球卖座,也会是他们电影卖座总和乘以几倍,人家还没有一毛钱的政府补贴呢!

该文章说,说实在的,这种没有政府补贴就没活干的工作者的联合声明,一点都不吓人。一旦离开政府补贴就断粮断炊,有什么真实的能耐?能如何感动人心?能有什么社会运动能量?更根本的问题是,有什么创作力?那些抗议的人举着牌子说删减预算是「中断影视圈的命脉」,「命脉」如此脆弱的影视圈有可能成为市场的赢家吗?

该文章说,这种愤怒毋宁说是对当局的表态和撒娇,只会让人觉得恶心,一些影视界者抗议的规模,也让大众看得更清楚公视累积年后,拖家带口的共生程度。必须强调的是,他们并不是所谓山乡偏远地区需要被报导以取大众关注的的弱势团体,而是接受文化部补助的大户,以及跟在下游等着开饭的从业者。

该文章说,在这个意义下,一大堆人听到要删减预算,立刻奔走哭嚎,如丧考妣。这说明了,要期待他们壮大台湾影视产业,进军国际市场,套一句老话,除非太阳从西边升起。

该文章说,要回应他们的罢免宣传影片其实很简单,只要公开把投入的纳税人的庞大金额和经济效应作列表,就可以清楚说明他们如何霸占民脂民膏,如何自私自利,如何剥夺其他行业进步同样需要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