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两岸》欣欣向荣——渡海兴台会年会花絮
渡海兴台会主旨在于唤醒国人居安思危的意识,并且积极推动两岸的和平交流。左起林麦升董事长,曹平霞副理事长,葛光越中将,胡为真大使,陈兴国中将。(作者提供)
先来开宗明义,所谓的中华渡海兴台会,就是在一江山岛战役之中,壮烈成仁的王生明将军,他的哲嗣王应文上校,在生前所筹设的协会。主旨在于唤醒国人居安思危的意识,并且积极推动两岸的和平交流。
笔者曾经在网路上,沈春池文教基金会所制作的抢救迁台历史记忆库,听过王上校的专访多次。他的口音非常熟悉,有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后来才知道,原来王氏原籍湖南祁阳,而小弟是湖南湘阴。而且王上校自从政战新闻系毕业后,即在后备司令部服务,所谓后备司令部,它的前身就是警备总司令部。家父也正是警总退役,而小弟自幼时,即经常出没在警总的福利社。叔叔伯伯都很喜欢我,因为他们大都是单身的光棍一族,所以除了营区的福利社,这个叔叔一会儿带我去博爱路,买个刚出炉的热馒头沾砂糖吃,或是那个伯伯一会儿又带我去中华路吃红豆烧饼。在那个年代,红豆泥可能是用人力踩踏而成,但是滋味可好的勒!所以借由籍贯和工作场所的莫名巧合,让我和王将军王上校一家人,有着难以言喻的不解之缘。
年会用餐期间,王应文上校的遗孀钟大姐,拿来了高粱酒要与大家共享。王夫人是将门长媳、原住民公主,豪气干云,她的胸襟不让王将军和王上校专美于前。正港醇厚的金门高粱,王夫人一饮而尽,顺口说了一江山岛,她也去过几次。又说承蒙曹平霞团长邀请,来过我们中华美韵合唱团,但是她爱孙心切,每天要接孙子女放学回家,所以不便入团欢唱。但是其实大家都知道,钟大姐的美声,浑然天成,早有声名在外,一如部落清晨的天籁之音。
也许是怕重提旧事,会让王夫人触景伤情,所以等王夫人离席后,我说了王上校和他夫人,数次返回一江山古战场的故事。岛上仍有碉堡遗迹,即当时的北江指挥所所在地,因为相对的南江较小。王上校和夫人,先在王将军殉国之处对天祭拜,希望父亲能显显灵,如果知道是家族后人,来此古战场亲自祭拜,也许还能让他们带点骨灰回去,以供后代子孙膜拜景仰。这个想法,多么感人肺腑,这个场景,何其壮烈动人!王氏的后人,亲临古战场,来悼念先人,当年的忠良遗骸,在多年灰飞烟灭之后,也许可以回归故里,和家族亲人团聚一起。不再是孤岛忠魂,独留海外只身一人。在祭拜当时,上校和夫人,都因不忍而嚎啕大哭。而且随行之人,也纷纷落泪,是呀!历史的伤痕,时代的悲剧,当下谁能忍住泪水?这座忠灵堡垒,就伫立在岛上,而且忠臣不死,英灵常在。
也许是始终未见骨骸,或者是早已风化成石头,所以王上校只能捡拾了多块石头,说可能有先父的鲜血沾染其上。是的,仅距敌人50公尺远,引爆最后一颗手榴弹,满腔的热血,恐怕早就瞬间溅射迸流。王上校还说,当时在遗址的废墟当中,突然被一个东西勾住脚,夫妇两人,随即相望一眼,喜出望外,欲言又止,仿佛是心有灵犀吧,恐怕是父亲,亲自来指引了吧!不一会儿,又被另一条藤蔓绊倒拦阻,仿佛真的有人要带路引导。凡此种种,后来虽然未能真有斩获,但王上校仍然带回,两处阻路绊脚的藤蔓,和一些石块,心想也许是来自父亲的思念吧!
另外在会场,蒙前任理事长胡为真大使,相赠他500页巨著专书《国运转危为安——再探民国政府迁台初期的军事与外交》,内也有一江山战役的详细始末。我只以两篇一江山战役协会的小文回赠胡大使,完全不符比例原则,就是占人便宜,但我想,胡博士何许人也,我就一小老百姓,路人甲。但我们爱国爱家,爱一江山,胡大使会谅解我的吧!
再来也见到现任理事长葛光越中将,前有小文言及葛中将,想加脸书好友便于传送文章。但葛中将太忙没注意,趁机我奉上印好的文章。没想到葛中将说,我知道你,文中你说我年近八旬。惨了,他真的有细读。我明知葛中将不过七十有五,但为戏剧效果,强调反差,说近八十仍生龙活虎,故说八旬。真所谓将军不老,一则注意小节,巨细靡遗。二则他幽默以对,还开我玩笑呢!上回拜葛中将之赐游慈湖,只在角板山中小亭,我们夫妇和葛中将有过短暂交谈,但是将军可谓耳聪目明,过目不忘。尤其是识人之明,令人惊讶敬佩。
纵观此次中华渡海兴台会年会,既有中华美韵合唱团团长曹平霞女士,率团前来助唱发声,小弟有幸也在阵中。又有现场杯觥交错,更有老友问候,堪称热闹非凡。还有政坛的要角,立法委员林德福、张智伦亲临祝贺,尤其是张智伦委员也接任协会副理事长,共襄盛举,同商大计。而现场还有一些孩子,不时穿梭其中,在会场跑跳玩耍。原来是王应文上校的孙子孙女,也来自家活动现场游玩。此刻王应文上校已在天上与王生明将军相遇,而低头又看见自己子孙健在,枝繁叶茂,真的是老天有眼,王家子嗣,忠良之后,环绕在祖母王夫人的身旁,和乐融融,温馨无比。王上校和王将军在天上看见今日此情此景,又看到自己的孙子孙女,甚至是曾孙子女,如此活泼顽皮,应该也会发出会心一笑吧!(黎家庆/英文教师)
【征文启事】
中时新闻网「两岸征文」栏目,征文主题:台湾人看大陆、大陆人看台湾、两岸看世界、两岸一家人、两岸新时代,欢迎全球华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过亲身经历的故事,刻画两岸社会肌理,描绘世界见闻,打破刻板印象,促进两岸民众相互了解、建立全球视野,向读者展现时代的脉动与发展趋势。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