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院发布上海中考语文科目试卷和作文题点评

专家点评2024上海中考语文科目试卷:润物无声 向美而行

6月15日上午,2024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语文科目顺利进行。考试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邀请相关科目专家对试卷进行了评析。专家一致认为,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语言运用”为主线,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注思维品质,丰富审美意蕴,彰显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提升。

一、聚焦立德树人,凸显价值引领

选文贴近学生年龄特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选择文质兼美的素材,创设真实学习情境。古诗文阅读关联课内课外,启发学生思考“义”的精神内涵,涵养高尚人格,增强文化自信。说明文以国宝大熊猫毛色研究成果展现科技领域的新发展,引导学生树立科技强国的理想。散文以寻常小草为线索,抒写姐妹温情与家乡变化,情感真挚,意蕴悠长。综合运用基于初中毕业这一人生关键节点和特殊情境,将文化传统、文学创作与学生的个体成长有机融合,以丰富精神养料培育时代新人。

二、坚定文化自信,丰富审美体验

美育是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方式,其意义在于构建广阔的精神格局,鼓励学生追求更有价值更富有情趣的人生,成为对社会和国家更有担当的人。试卷以“美”启真、育德、养智、怡情,浸润中华美育精神,为学生铺陈了一条审美体验和审美创造之路。默写与运用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并选用合适的诗文来表达审美体验。文言选文一议一叙,相互照应,引导学生体会历史人物身上所展现出的人格之美,深化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说明文向学生展示科学之美,在学生心中播下科学探索的种子。散文用优美语言向学生展示了儿童生活之美和乡村振兴之美,值得咀嚼与回味。综合运用紧扣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审美体验,营造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情境。

三、坚持教考一致,顺应变革需求

试卷坚持“教考一致”原则,相关考查点基于教材编写意图,充分回应课堂教学重点。古诗文默写强调对教材经典篇目的记诵品悟。文言文勾连课内课外,重点考查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说明文体现跨学科思维,关联教材要求,涉及分析推理等基本思维方式。散文选文文体特征典型,考查内容与教材中经典篇目的教学重点一致。综合运用基于现代诗歌阅读和创作设置学习情境,情境指向任务驱动,还原“发现—探究—解决”的学习过程,提升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并结合整本书阅读的体验,引导日常教学关注教材,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试卷保持整体稳定,写作延续导引材料加作文题的命题形式,贴合初中作文教学的实情,符合学生日常写作习惯,聚焦学生个性化的精神成长,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理性思考空间。

专家点评2024上海中考语文作文题:唤醒成长体验 启迪理性思维

6月15日上午,2024年上海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语文科目结束后,市教育考试院第一时间公布了2024年上海市中考作文题目:

市教育考试院邀请相关专家进行了评析。大家一致认为,作文题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凸显个性成长

今年的中考作文题“我也是个取水人”,聚焦学生常见的“成长”主题。导语中的“每个人都在用各自的取水方式”提示学生注重个性化的成长体验,并用“一次次对未知事物的探寻中”引导学生关注外部世界,感知当下生活,勤于思考,乐于实践。题目启发学生在探寻中获得独特的自我认识,并用多样化的自我表达呈现自己对成长的记录、对生活的感悟、对世界的认识,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健全的人格、丰盈的思想。

二、促进多元思考

作文命题延续了以往风格,用导语引出作文题目。导引材料使用比喻,以“无形的水”需要“各自的取水方式”,唤醒学生过往的认知体验,引导学生从形象思维走向理性思考。启发学生审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中提炼对外部世界的独到认识,总结在实践中获得的独特方法,分享成长过程中的多元体验,促进个性化思维。导引材料也为学生提供了写作启示,给出了思考范围,搭建了思维支架,让不同经历和不同认知层次的学生都有事可写、有情可抒、有理可说,旨在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引导学以致用

作文命题落实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注重教学评一致,基于教材编写理念,检测初中学段的教学成效。导引材料中的“或拓宽眼界,或增长才干,或发现规律”,启发学生可以“叙述经历”,可以“阐述观点”,也可以“抒发感情”,从而达到融合感性思维与理性思维的效果,回应了初中教材中的写作要求,促使学生将平时所学综合运用在写作过程中。

内容来源:上海国子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