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委會南區青年論壇 聚焦客庄發展挑戰
客家委员会主办客家青年论坛,盼推动客家公共事务往前走,南区论坛今天在屏东六堆文化园区登场。客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古秀妃出席,27名青年提出客庄发展面临挑战与建议。
客委会11月30日办理客家青年北区论坛,今天南区论坛,关注当代客家青年公共参与样态与面临挑战。客委会就2次论坛搜集意见,将在12月28日客家日作回应并提出具体施政措施。
古秀妃接受媒体联访表示,客家日因1988年还我母语运动订定,距今已35年。上个世代的人打开了过去戒严时期封闭的路,客家公共事务随之开启。然而每个世代环境、背景、遇到的困难都不同,现在年轻人下个35年是什么,试以论坛开启老中青对话可能。
古秀妃说,工业化后许多客庄年轻人移居都市,他们下一代在都市生长,须务实面对不一样的客庄与现在青年面临困境。不过现在青年很有理想性、活力,也很有想像与理想,希望透过他们这样的特质让客家公共事务再往前走。
北区论坛中青年指出客委会对青年支持部分不够,古秀妃表示,南区青年也对此有感,会努力推进。南区讨论较不同处在于青年对回到客庄参与公共事务,对环境变化与方方面面困难很有感知。客委会支持客庄发展,希望提出具体方法形成后盾。
关于青年返回客庄发展困难,随着客家太太南漂到内埔的瑞欧顾问有限公司王一帆会中指出,客委会目前补助限定地方协会组织才能申请,但是一般青年要生存、养家,已无余力参加组织,即便能提出好案子也无法取得补助。此外客庄重视长幼有序,辈分不够在村庄不够力,若有政府支持,长辈也会较尊重后辈,青年因为身为客家人可得更多资源,才会更愿意回乡。
高雄客家青年会理事长赖奕守表示,客委会发标案时常是由不懂客家文化的厂商得标,甚至不会说客语;且资源分布在北部与南部、老年与青年之间也失衡。
从苗栗南下参与论坛的耕山农创创办人邱星崴表示,客庄后花园化,用好山好水服务都市人群,此模式副作用却未被讨论。大赚观光财同时,也流失以往客庄生活模式,从前孩子玩捉迷藏、讲客语的街道,现在是配合观光客说台语、国语,甚至是英文的老街。赚了钱的居民搬走,繁荣的内湾、南庄老街没有新生代。
邱星崴表示,客庄需要重新建立支持系统,以政策支持、找回以前最根本的客家伙房生活。地方上有很多可以共生、共存、共荣的方式,比如原民文健站,长辈发挥文化智慧、孩子与长辈互动,由中年辈支持照护;或是伯公照护站与国小共餐结合,让长辈种菜给孩子吃,考量孩子就不会使用农药,形成好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