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昌案掀寒蝉效应? 学界看法分歧

▲「创投教父」柯文昌内线交易法院判刑9年。(图/东森新闻

记者徐珍翔台北报导

有「创投教父」之称的普讯创投董事长柯文昌涉绿点公司内线交易遭判刑9年定谳。部分金融科技产业大老更在第一时间出面声援,称业界将陷入「法律不清,入人于罪」恐慌;学者则看法各异,部分认为短期纵有寒蝉效应,只要政府能借此厘清、明定规范,长远来看,对台湾产业未必有害,但也有人替柯文昌抱屈,认为应给予非常上诉机会

中央大学经济系教授邱俊荣认为,后续其实是看业者「要不要在规则办事」,强调政府只要借此机会明定红线,业界投资于法有据,对台湾未必不好。「法律宽松当然有效率,但未必公平,最后也不一定是好事。」他举例,过去考量产业发展,我国环评往往便宜行事,最后难免自食苦果,强调只要规矩订清楚,寒蝉效应就不会存在。

淡江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林苍祥虽认同此次是法制进步的时机,但认为该案判决对柯文昌不算公平,因为法院并未考量「主观犯意」是否存在问题,毕竟,柯并非以个人名义投资,且签订意向书当下也无法保证避免损失,「这次科技大老虽然出来喊话,要让法官知道实务界看法,但时间终究晚了,现在只能祝福他(柯文昌)成功提起非常上诉。」

林苍祥也提到,此次宏碁创办人施振荣台达电创办人郑崇华和硕董事长童子贤、国泰金董事长蔡宏图等大老会出面表态,主要是因为检方所提主观目的犯罪要件太弱,怕法官对柯文昌案的认定结果,恐影响国际投资人对台湾相关法律的信心

至于此次争点──签订意向书当下算不算掌握重大讯息?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认为,必须视意向书内容而定,「因为有些空泛、部分具体,两者差异很大。」强调意向书一般虽只能代表意向,但只要文字中「设有条件」,恐难等闲视之,况且,若涉及重大讯息的意向书,因涉及投资人选择问题,一旦对外公布,将立即牵动股价,「内线交易的界线认定本就不简单,主管机关会有自己的考量。」

▼普讯创投董事长柯文昌有「创投教父」之称。(图/翻摄自台湾好基金会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