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丁国家公园 鸟种数近年次高

垦丁国家公园2025年度新年鸟类调查,合计共记录鸟种数45科135种。图为在树林间休憩的赤腹鸫。(垦管处提供/罗琦文屏东传真)

垦丁国家公园管理处进行2025年度新年鸟类调查,合计记录鸟种数45科135种,鸟种数仅次于2016年的141种,与2019年并列第2高。垦管处指出,全部7个调查区中,依旧以龙銮潭区的93种最多,可见龙銮潭栖地对在台湾度冬雁鸭的重要性,而龙銮潭南岸浅水域陆化问题仍需持续关注。

垦管处表示,这次调查与屏东县野鸟学会、屏东科技大学、屏东大学及在地社区志工结合,调查日是2024年12月15日,将园区画分为7区、15条调查线,其中除满州区规画3条独立调查线外,其余东海岸、社顶、垦丁、龙銮潭、西海岸、赤牛岭等6区均采甲、乙2线对走方式,以调查在上下午不同时段出现鸟类。

垦管处表示,调查初步结果,保育类共27种,其中2级保育类有24种、3级保育类3种。7个调查区中以龙銮潭区93种最多,东海岸及西海岸均为71种次之,社顶区33种,是鸟种数较少的调查区。除垦丁及西海岸鸟种较2024年度少外,其余各区均较去年度的调查为高。

垦管处指出,龙銮潭区雁鸭科有13种,数量以凤头潜鸭1446只最多,赤颈鸭92只次之,花嘴鸭78只再次之,其中冻原豆雁、棉鸭、罗文鸭、红头潜鸭等,为台湾稀有冬候鸟,但冻原豆雁、棉鸭、罗文鸭、白眉鸭等4种,仅在龙銮潭周边湿地或鱼塭发现,未在潭区出现。

垦管处表示,龙銮潭南岸浅水域陆化问题,或许可考虑在非雁鸭度冬季节以工程方式营造不同深度水位,并种植多样水生植物,以吸引不同的浮水鸭类栖息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