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东梅:贺子珍的外孙女,下巴有颗痣神似毛主席,疫情捐款4500万
1972年,工作中的毛主席收到女儿李敏怀孕的消息。开心之余,他又想到全国经济都正处在困难时期,女儿一家的生活也十分拮据,恐怕不足以养育这个孩子,又担忧了起来。
为了帮助女儿,他从自己的吃穿用度中节约出一笔生活费寄了过去,又写信嘱咐女儿一定要把这个孩子留下。
正是因着毛主席的关怀,这个名叫孔东梅的女婴才能顺利降生。
01.
身为毛主席的外孙女,孔东梅可以说是带着光环出生的。
毛主席对这个未曾谋面的小外孙女十分疼爱,就连名字也是他亲自取的,用自己名字里的“东”字和他最喜欢的梅花命名,寄托了对这个孩子将来能够拥有像梅花一样高洁品格的美好愿望。
孔东梅从小便听身边人不断地赞美着毛主席的功勋,这使得幼小的她尽管还未能与外公相见,却也早早立下志向,将来也要成为像外公一样为国为民奉献一生的人。
由于父母工作繁忙,她小时候一直跟随外婆贺子珍在上海生活,6岁才回到北京上学。一家团聚后,父母对她关怀备至,在家庭的关爱与教导之下,孔东梅逐渐成长为了一个优秀的大姑娘。
在她的成长过程中,毛主席的外孙女这一身份给她带来了远远超过旁人的关注。但她并没有因此迷失方向,反而养成了更加低调的生活作风,身边的老师同学都对她赞赏有加。
孔东梅的学生时代成绩十分优秀,大学考上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后来又只身前往美国留学,学成之后她毅然重回祖国,怀着报国的心愿,创办了自己的文化公司,希望能为传播红色文化精神作出自己的贡献。
02.
孔东梅在学习和工作中取得了许多成就,但全部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对于毛主席的外孙女这个标签,她有时甚至会感到困扰。很多人见到她时,第一反应并不会感受到她本人的人格魅力,而是会说:“你和主席长得真像啊。”
的确,孔东梅可以说是毛主席的后代中与他最为相似的一个,甚至连下巴上的一颗痣都与主席几乎完全一样。这样的评价听得多了,孔东梅也感到有些苦恼。她曾不止一次对人说:“我不愿意生活在外公的光环下。”
在外人看来,毛主席的外孙女这个身份可是相当的值钱。有了这一层关系,她在任何场合应该都是如鱼得水。然而,孔东梅对此的认识却是再清醒不过。她很清楚如果自己利用这个身份谋取方便,这不是主席想要看到的。
她在留学期间,曾收到母亲李敏寄来的一本回忆录《我的父亲毛主席》,书中毛主席的形象与历史书里和电视上宣传的都不同,显得更加生动,更为平易近人。
从那时起,她便产生了一个念头:尽管自己无缘与外公相见,但她要尽自己的努力,让更多人认识到领袖光环背后的那个有趣而慈爱的毛主席。
说干就干,她从家中收集了一大批毛主席的旧衣服和书本,还有家人之间往来的信件,并亲自撰写文章,描述自己眼中所见的外公毛主席。最终,她办起了名为“领袖家风”的展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赞赏。人们从她收集到的这些资料中,见到了一个更有风度的毛主席。
03.
在事业不断蒸蒸日上的过程中,孔东梅也收获了自己的幸福,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家庭。她的丈夫和她一样,都是心系国家与人民的企业家。
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他们夫妻带头向国家捐款,总计4500万元,为国家抗疫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这些捐献他们并没有大张旗鼓地声张。就如同她多年以来的生活方式一样,孔东梅仍然要求自己和丈夫都保持低调。对她来说,先辈的光辉事迹并不应该成为自己的靠山或是吹嘘的资本,而是应该作为自己不断前进,为国家与人民的事业贡献的动力。
不求声名远扬,只求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家人,对得起社会。这样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