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水期来临 农水署高管处实施精准灌溉抗旱
农田水利署高雄管理处近日来依灌溉区域分5区举办「111年第二次水利小组长及班长联席会议」。(农田水利署高雄管理处提供/林瑞益高雄传真)
今年下半年南部地区少雨,台南、嘉义陆续亮起水情灯号,农田水利署高雄管理处长吕文豪14日说,面对枯水期来临,高雄管理处将持续紧盯河川流量实施精准灌溉,配合各灌区农作物生长状况机动检讨调整配水量,并因应水情即时检讨各灌区轮灌措施。
另因应这次枯旱及支援民生用水,自9月起实施加强灌溉管理措施,于甲仙堰下游灌区有农业节余水或足够降雨量时,即进行减、停供,以最低灌溉水量供灌,全力节水引入南化水库蓄存支援民生用水。
农水署高雄管理处因应近日旗山溪流量不足,旗山溪本流灌区自12月1日起实施大区轮灌,月眉站灌区采供4停3、旗山站灌区采供3停4,错开上游甲仙杉林地区、中游旗山地区轮流灌溉以因应流量不足供灌,并调整下游灌溉水源同为旗山溪之二仁灌区,提前自12月16日起供水整田插秧,减少整田用水高峰期流量不足的冲击;且事先完成其他灌区抗旱轮灌规划以因应严峻水情,务求在枯旱期间低流量时顺利完成一期作灌溉任务。
除配合轮灌实施精准灌溉外,高雄管理处并持续寻找新水源,于今年凿设8口地下水井供农业灌溉使用,加上原有177口及经济部水利署南区水资源局凿设10口移交管理处作为抗旱使用,总计共195口地下水井分布在各灌区,每日最大出水量合计33.6万吨,明年将陆续再开凿3口地下水井,以提升高雄地区农业抗旱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