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军演 验证美双边作战能力
美国航空母舰尼米兹号(USS Nimitz, CVN 68)和雷根号(USS Ronald Reagan, CVN 76),与日本海上自卫队的直升机护卫舰出云号,以及来自加拿大和法国的水面部队,自9日起在菲律宾海进行联合演习。(摘自美国第七舰队官网)
由美国主导的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海军联合演习9日起在菲律宾海展开,几乎同一时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2日也在欧洲举行史上规模最大的空军部署演习,共有美、日等25国参加,被指是剑指俄国。国防安全研究院副研究员舒孝煌13日指出,此举或有验证美方双边作战能力的意味。
舒孝煌说,过去美国智库曾经检验美军是否具备两边区域作战的军事能力,并针对弹药、装备量提出建议,但先前世界局势没有像现在这么紧张不安,因此,各方并未意识到其重要性。
舒孝煌指出,俄乌战争的出现,让双面作战变成现实,美军就很可能会碰到这样的状况;此次虽未对外明讲,但多少有验证美国及其盟友是否有应付两场战争能力的意味。他强调,美方曾承认军备青黄不接、弹药量不足,这些都是警讯,代表现有装备恐无法应付跟各国的高强度冲突,还要再继续升级。
他表示,美军及盟友大规模演习相当频繁,主要是为了应对灰色地带冲突,也是要强化与盟友的「互相合作性」,在「区域有事」时能够迅速集结、讯息交换,进行联合作战。
国防安全研究院战略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苏紫云说,近期美日乃至英法等国海军积极参与印太区域军演,就是剑指中共的扩张,也是海权的争夺。而美国雷根、尼米兹2艘核子动力航舰同框,更可视为是对中、俄、北韩的总吓阻。
苏紫云认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本土的第三舰队也向前支援第七舰队,美军不但没有后撤,反而向前挺进,象征美军加大对日、韩、台、菲等盟友的承诺。
前空军副司令张延廷中将则分析,美军派遣约120架军机参与在德国举行的北约空军联演,就是为了力挺乌克兰,牵制俄国,也同时验证芬兰、瑞典、挪威、丹麦所组成的防空联盟战力,表现出「虽不能参战,但我们不能没有行动」的态度。
张延廷表示,美国海外驻军人数最多的地方就是德国,此次联演实质上仍以美国为首、参与的兵力最庞大,带头向俄罗斯叫板,具有相当的政治意涵与地缘战略。
就在美日加法4国海军联演的同时,中共解放军13日也宣布于台湾北方的东海海域进行实弹演习。舒孝煌认为,中共军演或为应对美国、日本的区域行动。但他点出共军有个习惯,有些平时不宣布的周边小规模演习,若刚好有对应的他国军演,就会公布,达到外宣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