寬進嚴出 拯救大學品質

已经整整卅年,应该是时候检讨教育改革的成效了。自从民国八十三年四月十日数个民间团体成立教改联盟并在当天举办大游行,当时该联盟提出的四大诉求中,尽管「落实小班小校」的主张的确卓有成效,但最被社会诟病的莫过于「广设高中大学」。同年九月廿一日行政院成立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由李远哲担任召集人,其《教育改革总咨议报告书》提出教育改革的八大重点优先项目,包括「促进技职教育的多元化与精致化」、「改革高等教育」与「推动民间兴学」三大项,都实质造成高中与大学的大幅扩张。

让我们专门来讨论高等教育,这关系到国家命脉的永续发展。尽管李远哲表示当年教改会建议的是增加公立大学的容量而非所有大学的数量,但细读《总咨议报告书》与《教改通讯》的内容,可知其明确主张政府应该尊重市场机能,松绑民间兴办大学,造成大学实质大幅扩张,仅在七十九学年度的四十六所增加至九十学年度的一三五所,成长近三倍。当李远哲说「硕博士满街跑」不是自己的错,但硕博士的招生名额不就是长年被教育部主要放在公立大学?这些综合配套措施怎么会跟《总咨议报告书》的主张无关呢?

早在民国九十二年七月,由黄光国与周祝瑛等百余位学者联名发表《教改万言书》,呼吁经过十年的检视,教改的民粹主义路线违反「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没有讲求品质的配套措施,已制造更多社会问题。包括在这种「换牌改制」政策下所成立的大学,一流的专科学校变成三流的大学,技职体系失去往日实务导向的特色,培育出来的人才跟产业需求有极大的落差。且《教改万言书》发现台湾的「教授治校」已经将社会恶质的选举文化带入校园,造成「校长政治化、教授派系化、职员骑墙化」,学术呈现出「有山头而无学派」的怪异景象。

黄光国教授对这种高等教育恶化现象可谓批评最深刻的人,他在教改廿周年时表示「猴子都可以上大学,教育有何意义?博士都要去卖鸡排,未来少子化后,大学将陆续倒闭」。他并对国内大学以论文引用次数作为学者升等或绩效的评比指标,不管论文内容品质,使得台湾制造一堆垃圾论文,教育变成诈欺事业,深感忧虑。如今黄光国教授已过世了,这些恶质现象有丝毫改善吗?完全没有。不仅大学毕业生的素质低落,毕业后有人从事电信诈欺或选举网军已见怪不怪,且大学陆续倒闭正逐渐「落实」中。

根据民国一一○年国发会的统计,我国大学与以上教育程度的人口比率(卅八点六%)较OECD国家平均值(卅四%)为高,显见台湾社会具有大学以上文凭者,已大幅超过工业前段班国家,这并不是正常现象。大学是菁英教育或大众教育容或有讨论空间,但大学毕业生的素质低落不应有讨论空间,否则会变成和硕童子贤董事长说的「一大堆人假装在教书,一大堆人假装在读书」。拯救素质日渐低落的高等教育,就应优先观察各校各学制学生的淘汰率,采取「宽进严出」的措施;教育部依据各校把关的品质来作为经费补助的依据,如此或稍能遏止大学品质无底线急速下坠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