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高水位防疫无效?居民驳:早年水位高没蚊子

高雄市长韩国瑜呼吁民众加强登革热防疫,并走进社区视察。(本报资料照片)

住在金狮湖边半世纪的居民上网打脸,说早年金狮湖水位一直蛮高,蚊子也没现在夸张。(翻摄自王浅秋脸书)

为防治登革热疫情,高雄市长韩国瑜抛出拉高金狮湖水位、养鱼吃孑孓构想,却遭绿营议员、名嘴炮轰,说高水位反而容易造成孑孓孵化;住在金狮湖边半世纪的居民上网打脸,说早年水位一直蛮高,蚊子也没现在夸张,反而是几年前为了防汛将水位降低,沿岸浅水区才养出一堆蚊子,「酸言酸语都无法帮助我们疫区的居民!」

高市新闻局长王浅秋日前脸书发文,强调防疫要多管齐下、无所不用其极,除了原有的喷药、清除积水容器等既定方法之外,经市府专家讨论拟定新策略,将金狮湖水位拉高、养鱼灭蚊,反倒是在政论节目上大肆批评的名嘴,「这些人什么时候懂水利防疫的!?以这样专家之姿批评的时候不会心虚吗?」

王浅秋的发文引来大批市民赞声,有人说「国家的乱源就是这些名嘴」、「名嘴只懂读稿子,哪个懂水利防疫」、「评论家就是白的硬说成黑,为主子斗垮斗臭对手」、「台湾=鬼岛,现在想做事能做事都被打压」。

一名吴姓民众留言表示,他家住金狮湖旁已50几年,早年湖水水位一直蛮高的,小孩子都会在湖里与支流沟渠和拦水坝下面的集水区玩水,湖中有吴郭鱼、草鱼、曲腰鱼、苦车啊(台语)、土虱、大头连、鲤鱼、鲫鱼,还有小型的大肚鱼等,蚊子孳生没像现在这么夸张,且也没什么登革热疫情传出。

他说,倒是几年前为了让金狮湖有防汛功能,开始整治湖区,将水位降低后,沿岸浅水区就容易孳生病媒蚊,且多在石头缝之间的积水草丛繁殖,「蚊子多到连我们附近住家里外都很困扰,这大概也是这里会有疫情惯性爆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吧!」

吴姓民众表示,韩市长提到要在平时将湖水水位提升,待汛期来前就降低,这个方法他觉得很乐观,应该可以解决大面积的蚊子孳生,对于减少病媒蚊的传播会很有帮助,虽然他并非防疫专业人员,但生活在金狮湖畔的居民都知道湖区蚊子很多,「任何方式都要试,酸言酸语都无法帮助我们疫区的居民」、「能有另外的灭蚊方式,何尝不能一试呢」。

居民一发表亲身感受,立刻引来网友按赞,有人感叹「这篇应该上新闻给那个翻白眼的看」。

也有环境科学背景的网友附和「养鱼来吃幼虫,理论上是可以的,也说得通,生物本来就有生克的问题,至于细节的部份还可以进行实验室研究」、「成熟的大肚鱼每日约可吞食 40.5 只孑孓,而台湾土产鱼类的盖斑斗鱼每日约可吞食307.5只的孑孓」,勾起民众回忆,早年也曾推广养台湾盖斑斗鱼吃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