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百岳12年去化? 太樂觀!

垃圾山遍布全台,被立委戏称俨然是「台湾新百岳」;图为南投草屯镇掩埋场,垃圾堆积如山。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垃圾百岳」跃登昨天联合报头版头条,环境部长说,至少要十二年才能将这些垃圾完全去化,表示大家必须再忍受十二年的脏乱污染。对于号称将成为AI科技岛的台湾,实在不怎么光彩。

但彭部长的说法,若仅是针对既有的垃圾山之移除,必须假设垃圾堆积量零成长;也就是说,目前每天产生的垃圾量都能有效处理。而这样的假设是太乐观了!

垃圾山如果仅是堆积,就像土石堆置场一样,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忍受。最麻烦的是产生恶臭、污水等,甚至闷烧造成空污等问题。所以,将垃圾中的生物性有机垃圾移除,或至少不要再增加,才是当务之急。

生物性有机垃圾以厨余、废蔬果为最大宗,是每位国民日常生活所产生的,现在全部丢给环境部处理,但环境部的处理设施容量有限,必须农业部与内政部来共同帮忙。

包括饲料利用或厌氧消化利用,农业部都是以防疫理由将城墙筑得高高的,不允许或仅限定在极端严格的条件下,才接受厨余进到畜牧场再利用。当去化无门,就只能堆积成恶臭的垃圾山了。

以可同时处理厨余和禽畜粪的畜牧场厌氧消化处理系统为例,明明投入厨余可使沼气产生量倍增,增加农户的绿能发电收益,农业部硬是限制不得在农牧用地设置共消化生质能中心。因此即使畜牧场的厌氧消化场有余裕的处理容量,仍无法合法的接受厨余进场处理。

非洲猪瘟防疫诚然是重要的问题,但废水处理厂即使远离猪只饲养区域(猪舍),因地目仍为农牧用地,而不能收受厨余共消化处理,此显不合理。如此僵化的规定若能解除,将可大幅提升厨余之去化途径,降低垃圾中的厨余量,而减少垃圾的恶臭,对舒缓垃圾山的压力将大有助益。

除农业部外,内政部辖属的下水道污水处理厂,对生物性有机废弃物的处理都可助一臂之力。让垃圾不再发臭,是移除垃圾山之前的第一步,建议跨部会协商共谋解决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