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政府跳脱泥淖的第三条路

(图/本报系资料照)

民进党在年初就已失去国会多数席次,但新政府似乎未提前做足因应策略,导致520后就此进入朝野对抗僵局;行政院长卓荣泰虽擅于辩论,却未见化解困局的决心,导致赖政府才起步,就落入覆议、释宪的泥淖。如今,检调启动侦办郑文灿涉及的案件,虽必然引来党内斗争的解读,但对一般民众而言,不会不乐见政府打诈、扫黑、肃贪,确实有助重拾民众对民进党的信赖。

在国会改革法案释宪、郑文灿案的纷扰之中,有个讯息值得各界细读。日前,媒体公布一份未来政治领袖的声望调查,高市长陈其迈位居「县市长组」第一,且大幅领先绿、蓝地方诸侯,他的崛起历程,确实值得当前政治人物参考。

早在陈水扁执政时,陈其迈就是被培养的接班人选,当年他与马永成一同翻译英国首相布莱尔著作,引进「第三条路线」概念,倡议台湾应走出蓝绿统独之外的第三条道路。从结果而论,这项倡议明显失败,因为直到今天蓝绿统独依然乌云罩顶。

尔后,陈其迈历经副阁揆的风光,也走过高雄市长失利的落魄,无论政局如何变迁,当年他揭橥的「第三条路线」,直到今天依然可从他在高雄的施政看见端倪,无论各界如何评判他的市政,他不偏向某一端,揉合各方主义的作风,显已让他在头角峥嵘的百里侯走出自己的一条路。

台湾有太多人也喊过类似的新中间路线,这项主张其实一点也不新,甚至有些老派,只是能做到者却又几稀。

以目前的赖政府而论,虽然已主政近2个月,但主旋律却卡在立法院的朝野对决,战场甚至还扩展至宪法法庭。但是以「第三条路线」的思维来看,在朝野国会席次未变的基础上,提完覆议再提释宪的正面作用是什么?卓院长该思考的是:当朝小野大不变,该如何在议案上进行某种程度的退让,光有冲突却无妥协,何来进步?赖卓体制若无法有此施政之道,坐看无止尽的对抗,政局混乱的结果就是民调遭遇危机。

近日郑文灿因案遭声押、千万交保,更是让党内气氛异常诡异。当前赖政府执政不顺,或许会期待借此方式在党内立威,加强领导气势,但当赖清德以总统身分,喊出不分党派,不问何人,只要涉及非法都应查办,对民众而言,无疑是对社会不公不义现象积累甚久的不满有了出口,无论政治圈要如何解读这起事件,打贪查弊绝对符合社会主流期待。换言之,这或许是赖政府跳脱政治泥淖的第三条路。(作者为台北城市科技大学企管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