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不必為柯文哲太入戲
京华城容积率案延烧,台北前市长柯文哲(左三)涉图利遭声押禁见。记者吴凡亦/摄影
台湾在八月份政治新闻多围绕在柯文哲与民众党政治献金、政党补助款瓜葛上。区区一、两亿元,竟弄得台湾第三大党人仰马翻、满脸豆花,让人对该党政治前景看衰。
检调在八月三十日出手,先是因京华城案兵分四十八路大阵仗搜索,因被列为被告,廉政署约谈柯文哲,后北检传唤柯接受复讯,演出柯拒绝、当庭逮捕、驳回律师声请提审、声请羁押禁见戏码。至九月二日凌晨三点,裁准柯文哲无保请回;再经检方抗告,至四日,台湾高等法院撤销台北地方法院无保请回的裁定,台北地院于隔日开庭裁定柯文哲羁押禁见。期间,民众党于八日晚间在立法院前举办大型声援活动,柯律师团九日发声明指柯表明不抗告,同日检首提讯柯文哲逾三小时,傍晚还押北所。
由于柯早就因京华城案乌云罩顶,再加上政治献金案遭到绿营猛攻,人设崩坏,而柯自知是赖清德竞选连任大敌,检调一连串大动作,再由民进党民代、绿媒、侧翼不断放出诸多似真还假的不利消息助攻下,循正常司法途径,要全身而退已不可能,目前应对策略似是锁定「政治迫害」,累积政治资本,以扁案为范本,且战且走。
国民党在总统大选蓝白合破局后大伤元气,虽有部分北市议员对柯砲声隆隆,惟因在立法院需要白营支援,才可能对执政党有所制衡,蓝营立委们对落难的白营采取哀矜勿喜态度,留取未来合作空间。因此现在绿白之间水火不容,蓝白之间关系相对缓和。
放眼未来,主戏是柯文哲与检调攻防。假如检调在京华城案中先「押人取供」,又以图利犯行重大为由声请羁押获准,却拿不出让柯文哲一枪毙命的收贿证据,柯即使因图利罪遭判刑,也难杜「政治迫害」悠悠之口。同时,柯虽在政治献金案「识人不明、用人不当」,大公无私的人设崩坏,但不涉刑责,仍能让相当一部分「小草」不离不弃,使民众党保有一定政治能量。
因此,在民众党仍为可观的第三势力情况下,未来国民党举步维艰,必须步步为营。首先是重中之重的总统大选,预计柯不会缺席;但审视柯在北市八年政绩以及大选蓝白破局作为,再加上政治献金案暴露出的小眉小眼,很明显不适合担任共成大事的搭档,因此必须思索如何摆脱上次大选蓝、绿、白三方角逐,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困局。
柯文哲自己认为「民众党的支持者有中间、年轻、高教育特色」。根据长期观察台湾选举的日籍学者小笠原欣幸分析,「一度超过两成的民众党支持率,现在应该已经减半,大概还留一成左右的铁粉」,有相当的可信度。柯的铁粉,可能大半是国民党拙于争取的年轻人,所以无伤大局;另外流失部分,多是必须以清晰的理念和理性务实的政策目标才能打动的中间选民。如果蓝营连自家立委认为「奥运羽球金牌是中国人的光荣」、女艺人临场说「我是成都人」,都怯于挺身护卫,则会让人失掉支持动因。
另一方面,以赖清德好勇斗狠的性格,在司法独立性存疑下,不难想像柯文哲恐将以图利京华城两百亿元而遭重判、锒铛入狱并丧失竞选资格,其铁粉流向,也将成为下次总统大选最大的变数,而为兵家必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