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醫」詢平台 衛福部遭控一拖再拖

卫福部原本要建置狼医查询平台一再延宕,目前仍在找法源依据,医改会紧盯建置进度,呼吁让民众保有是最基本的知情权与安全网络社会。本报资料照片

台大医院妇产科名医郑文芳,涉下药性侵女业务,遭起诉后弃保潜逃,此案再次让「狼医」问题浮上台面。医疗改革基金会指出,护短体制是恶行的温床,卫福部承诺建置的「狼医查询平台」至今却进度延宕。卫福部表示,仍在寻求法源依据,并研议是否扩及其他医事人员。

医改会执行长林雅惠指出,卫福部今年一月初承诺三个月内研议设置平台,后来五月在立法院再度保证一个月内提出规画,但时至今日仍未见具体成果,她质疑,主管机关对性侵案件处理消极,已严重损害病人权益,「难道病患的就医安全可以无限期拖延?」

林雅惠表示,狼医事件屡见不鲜,不仅破坏医病关系,也重创医疗专业形象。相关的专科医学会迄今未公开表态,也未承担责任,反倒是年轻世代医师透过连署与声明推动内部改革,让专业良知不至噤声。呼吁专科医学会应该主动展现自律精神,公开承诺杜绝性暴力、守护医疗伦理。唯有严守职业道德,才能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医务管理学会理事长洪子仁指出,建立公开透明、符合法治精神的「医事人员查询平台」刻不容缓,卫福部已有医师惩戒、评鉴等资料库,若能整合并依法揭露部分纪录,参照国外经验,应可执行。专科医学会与医院也应建立通报与性平审查制,让医疗伦理内化,而不是只有纸上规范。

卫福部次长林静仪表示,设置「狼医查询平台」需要找寻法源依据,会查询现有法律是有可配合之处,并且研议公布的范围,不只有医师,也能扩及至其他医事人员。

林静仪说,上周召开医师惩戒委员大会,强化地方卫生局和社会局间的横向联系。过往类似争议案件,常是社会局已处理完,卫生局却要等判决才召开医师惩戒委员会,导致进度落后,未来可望缩短惩戒委员会开会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