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翁遭虎頭蜂螫昏迷 毒物科醫師曝警訊+黃金就醫時間

新北市万里区苏姓老翁被在住家顶楼筑巢的虎头蜂螫伤。记者邱瑞杰/翻摄

新北市万里区苏姓老翁10日晚间发现虎头蜂筑巢,想要处理时被螫到嘴唇,不久后昏迷,消防人员到场发现无呼吸心跳,送医后恢复生命征象,住院治疗中。毒物科医师提醒,严重过敏或过敏性休克,最快半小时、慢的话约6小时,大部分在2小时左右发生,提醒出现全身荨麻疹、呼吸不适、呼吸困难等,要尽快就医。

苏姓老翁几天前发现,住家顶楼出现像斗笠大的蜂巢,委托他人连续喷洒杀虫剂后,顺利摘除重量达5.7公斤的蜂巢,后来发现虎头蜂又来筑巢,但蜂巢还只是一小颗,苏姓老翁上楼查看,上嘴唇被螫倒,要妻子帮他擦药,她心想螫到嘴巴难擦药,结果老翁已昏倒,赶紧求救,送医后恢复生命征象,住院治疗中。

台北荣民总医院职业医学及临床毒物部主任杨振昌说,虎头蜂和蜜蜂的毒液,都带有溶血毒素,其中蜜蜂的毒性较低,虎头蜂较强,因此虎头蜂螫事件通常较为严重,被蜂螫的第一要务就是要赶快离开现场,因为被蜂螫就代表附近就有蜂巢。

杨振昌说,不同虎头蜂防卫距离不太一样,通常是「巡视蜂」在附近巡视,如果发现攻击行为,除了有攻击人类以外,还会用费洛蒙号召同伴,其他虎头蜂就会循着气味跟上来,「如果没赶快离开现场的话,可能接下来就不是1只,是好几十只甚至上百只,这个时候你就更跑不掉。」

杨振昌表示,蜂螫的数目和毒性相关,约20只虎头蜂,风险就会高很多,会引起溶血、横纹肌溶解症、肾衰竭、肺水肿、凝血功能异常,最严重会死亡,如果如果出现全身荨麻疹、呼吸不适、呼吸困难等症状要赶快就医。严重过敏或者过敏性休克,最快半小时、最慢约6小时出现症状,不过大部分会在2小时左右就会发生,如过敏性休克太晚就医,可能在途中缺氧。

杨振昌指出,一般蜜蜂的刺会有倒钩,而刺留在上面上面会有毒囊,直接拔出可能会把毒液又挤进去,有些人会用信用卡、刀片背面把刺挑除,比较不会再把毒液挤进去,不过还是赶快离开现场、该拔就拔。

如果没有上述严重过敏状况,把刺移除后,将伤口洗干净冰敷,用生理食盐水最好,没有的话也可以使用清水处理。杨振昌说,不建议随便擦药,因为有些伤口碰到药物会让过敏更严重,最怕伤口感染,有些不是擦药引起,而是感到痒而抓或搓,使细菌进入造成蜂窝性组织炎,冰敷后如果还是有红、热等状况,可以擦一点皮肤抗生素药膏。

杨振昌表示,根据卫福部及台北荣总临床毒药物咨询中心研究,蜜蜂和虎头蜂螫伤事件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尤其9月更是通报数最高峰,最近几天天气变暖,可能又会发生,过去也有12月出现蜂螫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