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碳權誠信 如何監管?
如果政府把国际碳权交易当成净零的万灵丹,恐让企业颠倒逻辑,误解减碳净零「花钱就有」,而非致力制程与供应链减碳。(本报资料照片)
蔡总统宣示成立「台湾碳权交易所」,定调是有助与国际合作,达成减碳目标,相关部会也忙得煞有介事,让外界觉得蔡政府相当重视企业实践净零排放的碳权需求,实际上,未来这家公办的碳权交易所恐沦为企业碳权交易的代理商,不仅与民争利,也难助台湾力行净零工程。
碳权交易是复杂的议题,这两年政府提出要对排碳大户课征碳费后,企业就疾呼要改走「碳交易」之路,借由碳交易平台及碳的有价化,让用力减碳的企业卖出碳权,用碳换现金;一时无法顺利减碳的企业则付费买碳权,因为花钱心会痛,就会面对减碳课题,加速减碳、净零进程。
面对企业的倡议,政府无动于衷,且要企业不要急着到海外买碳权,更不准民间成立碳交易平台,而是表态要对排碳大户课征碳费;此举不仅引来大户抗议政府「抓大放小」的不公平,更多不必缴碳费的中小企业成了漏网之鱼,也是未来碳交易的一大障碍,因为一旦缴了碳费,碳交易就引不起企业的兴趣了。
金管会规画,成立碳权交易所可发挥「批发商」角色,代企业向国外大量采购更多碳权、压低价格,节省成本,看似为企业着想,却掩饰当前海外碳权弊病不说,目前国际交易的碳权诚信与品质为人诟病,许多是漂绿之作,如何监管而不陷企业于不义?更何况企业早就对外在买碳权,如今政府要作庄,也被说成与民争利。
回看国内在现行空污总量管理制度下,就有类碳交易机制,但每家空污大户减下的空污额度,都为了自己的需要惜售,以备扩厂等不时之需,碳权状况也有类似情况,揣想这是政府舍「总量管制额度」不用,改采「减量额度」让企业可以向国际买碳权的缘故。
但更大的问题来了,如果政府把国际碳权交易当成净零的万灵丹,就违反了国际主流。国际净零主力放在发展再生能源、电力脱碳、加速制程节能减碳等,做到减无可减时,才利用碳权交易抵销排碳,如今政府却积极当起企业买办、代理商,恐让企业颠倒逻辑,误解减碳净零「花钱就有」,而非致力制程与供应链减碳。
试想,如果台电继续烧煤、烧天然气造成电力排碳系数居高不下,却能买到在印尼等国的森林种树的碳权宣称碳中和,岂不荒腔走板、请鬼拿药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