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正式落地!首批23家公司披露公告→

10月20日,逾20家上市公司先后披露公告,表示公司或控股股东已与银行签订贷款协议或获得贷款承诺函,将使用银行专用贷款资金用于股票回购或增持,这意味着回购增持贷款首批案例正式落地。

首批公告参与回购增持贷款的23家沪深上市公司包括中国石化、招商蛇口、中国外运、中远海能、中远海发、招商轮船、东芯股份、玲珑轮胎、招商港口、兆易创新、嘉化能源、中远海特、威迈斯、山鹰国际、中远海控、广电计量、牧原股份、力诺特玻、福赛科技、迈为股份、温氏股份、阳光电源、通裕重工,上述公司合计申请回购增持贷款金额上限近115亿元。

其中,参与回购贷款的上市公司共17家,分别为,中国石化、招商蛇口、招商轮船、招商港口、中远海控、中远海发、广电计量、迈为股份、兆易创新、威迈斯、嘉化能源、温氏股份、福赛科技、阳光电源、山鹰国际、通裕重工、牧原股份;参与增持贷款的上市公司共7家,分别为,中国石化、中国外运、中远海能、中远海特、东芯股份、力诺特玻、玲珑轮胎。

具体来看,牧原股份获中信银行提供的24亿元贷款资金用于公司股份回购;招商系旗下四家上市公司均获得回购增持贷款;中国石化控股股东获7亿元授信用于增持计划,同时,获中国银行不超9亿元授信额度用于股份回购。

此前,在10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设立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通知指出,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适用于不同所有制上市公司。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21家全国性金融机构按政策规定,发放贷款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和增持。再贷款首期额度3000亿元,年利率1.75%,期限1年,可视情况展期。

中信证券最新研报指出,2023年全年和2024年初至今,上市公司合计回购金额分别为958.75亿元、1389.21亿元,主要股东合计增持金额分别为679.15亿元、629.67亿元。预计首期3000亿元的额度可覆盖未来1-2年的资金需求,且有进一步补充额度的可能。政策将通过支持回购增持以提振投资者信心、改善上市公司股东回报和推动资本市场良性发展。中信证券表示,在专项再贷款工具支持下,预期A股市场2025年回购规模有望上升并接近2000亿元。

首批案例呈现以下特点:

据上海证券报,从首批回购增持贷款案例来看,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从参与的上市公司来看,不同板块均有覆盖,对所有制上市公司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既有央企类上市公司,比如中远海能等;也有大市值行业龙头,比如兆易创新等;还有指数权重股公司,比如中国石化等。

中国证券报分析认为,一方面,央企上市公司发挥带头作用,大市值的行业龙头、指数权重股公司引领,公司质量高。另一方面,回购增持贷款首批案例在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均有涉及,体现了对所有所有制一视同仁、不区别对待。

二是,从参与首批回购增持贷款的金融机构来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四大行”,以及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股份制银行均有参与。

在业内人士看来,商业银行通过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向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发放优惠利率贷款,可激励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积极回购和增持股票,同时为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了低成本的增量资金支持,有助于为市场注入流动性,稳定市场预期。

三是,从具体公告来看,上市公司或主要股东已与银行签订了贷款协议或者已取得银行方面贷款承诺函。业内人士认为,这表明贷款已获得审批通过,贷款资金可以确保到位和及时发放,并非还处于前期接触、意向、申请或者待审批的状态,防止出现不确定性或发生“忽悠式”贷款回购增持的情况。

值班编辑: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