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坚明:碳权市场将是下个兆元产业
台北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坚明认为,碳权交易必须有买有卖并有流动性,产生价格讯号,才能落实减碳效益。图/王德为
碳交易促进全球净零五大意涵
整体碳权市场规模预估超过9,000亿美元,即将成为下一个兆元产业。台北大学自然资源与环境管理研究所教授李坚明指出,此一新趋势涵盖非常多的投资机会,台湾为制造大国,面对国际减碳压力,若能开放碳权的流动性,透过价格发现的市场机制,不但能降低减碳的成本压力,也会有效驱动业者投入开发减碳技术,成为供应及需求结合的「产消者」。
李坚明在参加工商时报举办的《2024投资趋势论坛》,发表题为「环境永续及国际政经变动」专题演讲时,做了上述表示。他说,排碳产生的温室气体使全球暖化加剧,若不减碳,影响将是延续且叠加的。
他进一步举例,目前排放1吨的碳,停留在大气层100年,百年期间内产生的辐射热的持续影响,相当于现在排放46吨碳所造成的伤害。
李坚明强调,减碳具备强烈急迫性及规模性。在COP28会议中,国际更专注于2030年减排43%,而非强调2050年净零;减碳必须「即时」开始,且要透过国际合作以扩大减碳的规模。
净零是国际分工、比较利益的布局,要减碳无法独善其身,不可能由单一公司、单一国家各自完成,须同行才以致远。李坚明点出,「碳交易」只是一个「名称」,真正的内涵是「减碳的国际分工」,借此降低成本,提高「雄心」,完全符合经济逻辑。
台湾属于国际供应链重要的一环,在去年底启动碳交易平台,是接轨国际的第一步,但李坚明直言,目前碳交易平台只能买、不能卖,没有流动性,无法产生价格讯号,促进低碳科技发展与落实在地减碳效益。
他认为政府应摒弃「碳权炒作的不当认知」,使碳权有2至3次的周转率,产生流动性、交易量,才会有价格发现,进而促进企业及国家的减碳成本至可负担的状态,同时也能激励减碳科技发展;毕竟作为制造大国,减碳成本也高,应该引入国际高品质自愿性市场碳权,激励企业发挥减碳国际影响力,布局全球减碳,并创造碳橙的产消者(prosumer)机会。
李坚明还说,当前企业不是不愿意减排,主要是减碳成本太高,难以产生净零的雄心;企业透过节能、替代燃料减碳,平均减一吨碳的成本达6,000至7,000元,若透过买绿电也不便宜,减碳成本每吨也可能超过1万元,而透过碳权交易,则可将减碳成本降至一吨600至900元。
他也提到金融机构的角色,未来金融业会对所有企业产生极大的减碳压力,催使所有需要投融资的企业都迈向减碳大业。以后企业如要跟银行借钱,首先银行将检视企业是否具有减碳计划、资金是否将用于推进减碳作业。一方面,银行会考量若一家企业没有在减碳路径上,他在国际上就可能被供应链排除,未来很可能会有呆帐风险,另一方面,金融机构的净零方式,并不是靠着用电省电等内部减排能做到,银行对外所有投融资的企业产生的碳排,都须要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