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逝世,上海交通大学发讣告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新闻资深记者 邹佳雯 记者 钟煜豪

2024年8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图书馆、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发布讣告:享誉全球的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意大利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终身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名誉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名誉所长李政道先生,于当地时间2024年8月4日凌晨2时33分,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7周岁。

讣告介绍,作为开创华人获得诺贝尔奖历史的物理大师之一,李政道先生在六十余年的学术生涯中严谨治学,在量子场论、基本粒子理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天体物理等诸多领域,力寻突破,不断攀登科学高峰,求实求真,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持久而明确的贡献。

作为推动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的炎黄赤子,李政道先生怀着炽热的祖国情和浓烈的报国愿,用他杰出科学家的卓越眼光,围绕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极力助推中国高能物理发展;促成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的建立,设立CUSPEA(中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建言设置博士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制度,设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提议建立李政道研究所,推动中国基础研究聚焦根本性科学问题。他为中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育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作为倡导科学与艺术交融的智慧使者,李政道先生躬亲实践,与中国多位顶级艺术家合作,将科学思想融入艺术创作,留下诸多内涵丰富、意蕴隽永的传世佳作,并设立李政道科学与艺术讲座基金,不断推动科学与艺术互融的创新文化形式向更高、更深层次迈进。

“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李政道先生心通天宇,情系华夏,用近百年的物理人生谱写出不朽的传奇华章。他在物理学领域的辉煌成就和为祖国科学明天的无私奉献,将永载科学史册;他淡泊名利、笃行致远的科学精神,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科学家与学子不懈奋斗,铸就中国科技新的辉煌。李政道先生的逝世是全球科技界的重大损失,沉痛悼念并深切缅怀李政道先生!

新闻延伸

95岁时寄语祖国高能物理事业

“做出更多一流原创成果”

1957年,31岁的李政道因与杨振宁共同发现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除此之外,李政道在量子场论、核物理、统计力学、流体力学等方面多有建树。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2021年11月20日,李政道迎来了九十五岁生日。当天,一场李政道学术思想及中国科教育人实践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报告厅举办。

“时光如白驹过隙,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有幸能与众多单位和朋友们合作,为祖国尽一点绵薄之力。不觉之间,已经九十五岁了,自觉身体尚可……借这个机会,向大家报个平安。”身在大洋彼岸的李政道未亲临现场,托其长子、李政道图书馆馆长李中清代为宣读写给活动的信件。李政道在信中说,自己身体尚可,日常散步强体,闲暇时光,喜欢临摹或写生。听闻亲友们相聚在活动现场,他甚是想念大家和过去的时光。李政道谈到,祖国越来越强盛,科学教育事业发展日新月异,从少年班到CUSPEA学者、政学者、李政道物理班,学子们不断用努力和实绩证明自己,科艺融合实践亦拓展出各种可能、催生出诸多精品。他虽身在他乡,但一如既往地关注着故土和各位朋友。

2021年10月10日,在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庆贺李政道先生九十五华诞”学术报告会上,李政道还曾寄语:“祖国高能基础物理研究在过去30余年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回顾BEPC(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BEPC、BES(北京谱仪),大亚湾中微子实验装置和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的成功建造和运行为中国高能物理基础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不仅把祖国的基础研究带入国际竞争行列,也培养了大量关键人才,推动了高能物理基础研究向多个前沿方向快速发展”。

李政道表示,基础研究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国之根本,“当初小平同志就明确指出‘中国这么一个国家,必须在高科技领域里面占有一席之地’,而基础研究‘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我衷心祝愿祖国的高能物理事业蒸蒸日上、健康发展,中国科学家做出更多国际一流的原创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