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報黑白集/米酵菌酸改名就安了?

卫福部长薛瑞元表示,宝林案件今天没有新个案,近期会开专家会议讨论,也会讨论包含米酵菌酸是否更名。记者李青萦/摄影

宝林茶室中毒案已逾半月,无辜民众吃炒粿条送命,卫福部只找到致命「凶器」米酵菌酸,但对分泌毒素的凶手「唐菖蒲伯克氏菌椰毒亚型」,却遍查不到。王必胜说,餐厅环境采样至少两周后才知结果。怪的是,病原菌还没找到,卫福部就急着要替米酵菌酸改名,说要拿掉「米」字,以免污名化米食。

米食惹疑虑,是因真相不明。政府不对症下药,却忙着替毒素改名,这样人们就能安心吃粿条吗?

若非急诊医师率先提示米酵菌酸,加上彰基医院有标准品,恐怕卫福部仍在盲查。但食药署仅检测病患检体及不同批食材,却未考量毒素是罕见病原菌在极特殊条件下产生,以致推测多于证据。还好有医生提醒:验不到米酵菌酸,未必代表没有病原菌。官方因而又追查环境迹证,昨天才在厨师手上查出米酵菌酸。卫福部如此不专业,难怪食安悬案不断。

有专家隔空诊断:病原菌来自中国,侧翼就鼓吹拒吃中国食物。但卫福部说,宝林食材原料来自韩泰,并无中国。另有专家称,米酵菌酸是大陆译名,其实与米无关,要求改名。但出事的粿条,不是米制品吗?

官员茫无头绪地检测,若无法还原过程,就只是应付舆论,而非科学解答。卫福部高官只剩四十多天就下台,可别利用改名转移重点,隐匿食安未爆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