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家的“让利”,谁能真正受益?

作为国内最大的二手房买卖平台,链家率先在北京区域开始下调中介费,由原来收取房屋成交价的2.7%、全部由买方承担;调整为2%、由买卖双方共担。这意味着,买方单方面的中介费率将有望从2.7%将至1%。

真让利?

之前在网上流传许久的二手房利好,突然一锤定音,多少有些不真切,就如同楼市政策频繁抛出的两周内,北京二手房市场房源新增超过6000套一样,猝不及防。

显而易见,链家的这次“自我革命”,应该是响应今年4月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房地产经济服务的意见》精神——其中明确规定了“引导由交易双方共同承担经济服务费用”、“房地产经济机构要合理降低住房买卖和租赁积极服务费用”。

在此之前,链家2.7%的佣金费率主要由2.2%的居间服务费和0.5%的保障服务费构成(主要是确保资金的安全)。在一些成交淡季或非热点区域,还有一定议价空间,通常能谈到2.5%甚至更低。但与市面上的众多同行相比,链家的执行费率仍遥遥领先。

这背后当然与链家庞大的流量入口息息相关,不仅线下门店密布,链家网、App,以及后期整合的贝壳找房App,稳坐国内最大的房产类互联网流量入口,与我爱我家、麦田、安居客等相比,早已经不是一个量级。在卖方市场,这是绝对的优势。

事实上,随着北京二手市场步入低迷,成交趋缓,购房人占据主动,敏感的价格神经更精打细算:如果中介费可以更低,不是非链家不可;而对于卖房人而言,只要能将房屋尽快出手,保证到手的成交价格,也并不是只有链家一个选项。这样的现状下,中小中介公司在链家强大的包围圈中缓慢发育,一点点分羹。

根据公开数据,北京链家在2022年共成交了71744套房,占全北京二手房成交量的45%;进入2023年1月,全北京二手房成交9491套,只有3481套在链家交易,占比36.7%;在刚刚过去的8月,北京二手房网签12603套,其中链家的签约套数4956套,成交占比39.32%。事实上,2023年前8个月,链家在大本营北京,签约量占有率多月在40%以下,与过去相比,高光不再。

链家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有消息称,在链家的一份内部文件中阐述了这次费率调整的背景,其中就提到,小公司和一些小区物业1-1.5%的中介费,让市场竞争加剧。

眼下,各类新政持续发酵作用下,北京二手房市场开始略有起色。机构数据预计9月成交量在1.3-1.4万套,比之前将会有大幅的提升。金九银十,链家当然不想错过翻盘机会。

镜鉴咨询创始人张宏伟认为,这类似于“薄利多销”的市场策略,虽然链家单套上中介费降低有损失,但是算总账,随着二手房交易活跃度的提升,链家中介费和营业收入总额还是会增加的。

真可行?

根据媒体报道,在链家正式官宣下调中介费之前,已经在市场上小范围做过试验。今年7月,链家曾在朝阳北苑大区试行中介费双边收费,业主承担1.7%,买房者承担1%。

媒体报道中提到,北苑区域库存房源1500套,去化周期非常长,是典型的买方市场,所以链家选择在这里尝试推行双边付费,初衷是为了减少客户选房障碍,促进成交。但尽管是双边收费,总的中介费用还是2.7%,诚意不足,并未换得明显的成交量攀升。

如今,链家用2.7%的中介费主动降至2%的“诚意”,来换取新的市场份额,是否真的可行?对此,众口不一。

正在链家挂牌售房的王女士告诉资冭,目前还没有经纪人来找自己谈要承担1%的中介费问题。“其实买卖双方从来都不平等,羊毛出在羊身上,哪里都是这样。对我个人而言,如果房子卖不出就先放着,继续租也不是不行。”她坦言自己买房时承担的税费就很高,现在并不愿意接受新规则。

现实中像王女士这样的卖方思维不在少数,习惯了交易中买家包揽所有费用的模式,除了刚需置换或者着急变现的情况,多数人仍然可以通过调高报价等方式,将这1%加入总价中。

事实上在二手房交易里,有多种税费,每种税费都有规定是买方付还是卖方付。但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尽快促成房产成交,中介往往会利用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制造更多的不对称。最终,谁在供求关系中表现得更强势更渴望成交,大概率这笔费用会转嫁到这一方。

有业内人士也指出,链家率先调降中介费对未来的交易影响非常有限,哪怕是下调到1%以下,也只是一个纸面标准,具体还要看实际如何有效操作。

更多的观点认为,单一讨论中介费率下调并没太大意义,因为中介又当选手又当裁判的“双边代理”制度不变,中介利用双方信息不对称促进成交的本质不变,那么这场交易中,买卖双方都将利益受损。

真离谱!

购买一套二手房,如果满五不唯一且面积小于90平方米的二手房交易,购房者需要缴纳房产成交价1%的个税和1%的契税,再加上2.7%的中介费,意味着这套房子除了成交价本身,还要承担额外4.7%的交易成本。一套价值600万的房子,一次交易要收近30万,这在很多城市已经是一笔买房首付款,甚至是全款。

此次在链家的带动下,双边佣金如果能精准执行,对于买房人来说,这部分成本可以节省将近一半,算是个好消息。

但同时,中介费用的收取模式是否合理的讨论热度,已经超越降低佣金费率本身。核心的点在于:中介费凭什么要按照成交总价的比例收取?按总价计算费率且不设上限,一直是一个难以言说的BUG,但究其根源,既无政策明言,也无法律支持,多年来仅靠口口相传约定俗成。

通过查阅资料不难发现,税法里的税费通常是按照总价比例收取,这是有法律支持的,不交税就要面临罚款或采取行政措施;然而收取房屋中介费,并没有相关法律约束,这意味着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中介方,尤其是垄断类型的房屋中介。

早在2010年前,当时北京的中介费普遍是1—1.5%,在房价快速上涨的卖方市场中,与当时市面上的中介公司坐等客来不同,链家反向操作通过主动出击,收集了大量房源,成功占位市场并获得绝对的话语权,成为最早推出高佣金比例的中介之一,最高比例曾达到3%。

后来的故事都看得到,链家通过互联网,打通线上线下流量入口,依靠技术流常年霸榜二手房交易市场,市场成交占有率达到50-60%,仅仅通过信息差便赚的盆满钵满。前不久,链家旗下的上市公司贝壳,发布公告称通过全资子公司链家(天津)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在两个月内,购买了39亿元的理财。充沛的现金流也展示出中介行业的钞能力。

链家在此次降费的公告中表示,后续各门店服务内容不减项、服务质量不降低,公司将于三周内在所有门店公示新的收费方式和标准,供市民监督。在《关于规范房地产经济服务的意见》中,明确说明“鼓励按照成交价格越高、服务费率越低的原则实行分档定价”。而在实际房屋交易过程中,无论价格高低,从看房、谈价、签合同、过户、贷款的流程如出一辙。如何继续细化服务和定价,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链家是否还会有新的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