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史话-元朝势力企图收复失地

纪念郑和下西洋六百年纪念,南京宝船厂遗址建造仿古宝船。(新华社

肯亚发现郑和下西洋时代中国血缘人骨遗骸,美国考古学者在曼达岛考古遗址现场讲解情况。(新华社)

仿照郑和下西洋船队中的「郑和古船」。(新华社)

南江傅友德沐英等人率领的三十万大军远征云南省,元朝的皇族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兵败自杀。至今为止不属于中国领土的云南省在这个时候被明朝征服,首度被视为是中国的一部分。

在晋王死后仅二个月,明太祖朱元璋死去,享年七十一岁。已故皇太子的二十二岁次子皇太孙朱允炆在南京登基,是为建文帝(一三九八-一四○二年在位)。

翌年的一三九九年,燕王朱棣在北京叛乱,与南京的建文帝宫廷开战。就这样开启了为期四年的「靖难之变」。最终于一四○二年,燕王军攻陷南京,建文帝行踪不明。燕王于南京即位,是为明太宗成祖永乐帝(一四○二-一四二四年在位)。永乐帝将明朝的首都从南京迁到自己的根据地北京,一四二○年正式宣布以北京为首都。

元朝征讨收失地

另一方面,退回北边蒙古高原的元朝依旧强大,企图收复失地。一三七二年,明朝大将军徐达率领十五万大军横越戈壁沙漠,直捣喀喇昆仑。然而,蒙古军奋力抵抗,明军损失一万人以上,作战最终失败。这个败战使得朱元璋开创合并蒙古高原和中国的世界帝国的梦碎了。

如果看当时的元朝和明朝的势力分布地图,华北、华中、华南在明朝的统治之下,但云南则是由元朝统治。云南省自十三世纪末开始,一直都是以拥有梁王称号的忽必烈家皇族的领地,世世代代治理的王国。除了云南省之外,元朝在青海省也拥有极大的势力。在满洲也有札剌亦儿部族纳哈国王,属于蒙古贵族的王家。另外,朝鲜半岛的高丽国王家族也与元朝是姻亲

一三七八年,朱元璋派遣养子平西将军沐英征讨青海省。

沐英征服青海省的蒙古人和藏人,于一三七九年凯旋回到南京。一三八一年,征南江军傅友德和沐英等人率领的三十万大军远征云南省,元朝的皇族梁王把匝剌瓦尔密兵败自杀。至今为止不属于中国领土的云南省在这个时候被明朝征服,首度被视为是中国的一部分。沐英在征服后也继续留在云南,他的子孙一直到明朝灭亡为止,都一直驻守云南省,是实质上的云南王。

一三八七年,朱元璋向满洲派遣明军二十万,征服由纳哈出率领的元军,纳哈出投降了明军。因此,蒙古高原的北元和朝鲜半岛的高丽王国之间的联络也遭到断绝。

高丽的恭愍王于一三七四年遭到暗杀,养子(牟尼奴)继位。一三八八年,明军进攻蒙古高原深处,北元的脱古思帖木儿汗在逃走的途中被叛军杀害,朱元璋从高丽手中夺走原本属于元领地的咸镜道,并通告高丽。对此反弹的高丽王为了援助北元,再次下令高丽军进攻满洲。

然而,当高丽军抵达鸭绿江边的时候,副司令官李成桂与另一名副司令官曹敏修共谋抗令,改为进攻王都开城,废黜高丽王。四年后的一三九二年,李成桂终于自己登上高丽国王之位,并向明朱元璋报告。朱元璋则回复:「速报告国号如何改。」高丽于是准备了「朝鲜」和「和宁」两个国号,奏请朱元璋裁定。朱元璋选择了与过去被西汉武帝所灭的王国相同的名字「朝鲜」。高丽王国于翌一三九三年起改国号为朝鲜王国,这就是朝鲜的建国。朝鲜半岛从此脱离蒙古帝国独立。

永乐帝定都北京之后的明朝就好像是蒙古人元朝的复兴。在元朝的时代,华北的河北省、山西省、山东省、河南省、陕西省有许多蒙古人和从中亚而来的伊斯兰教徒、基督教徒、犹太教徒定居,北京是他们的中心。就算到了现在,北京周边和山东省依旧留有许多伊斯兰教徒的殖民地。如此,非汉人色彩浓厚的华北是永乐帝的地盘,永乐帝的后宫也有许多非汉人的后妃和宦官。「三保太监七下西洋」的故事中有名的印度洋远征舰队司令官郑和也是伊斯兰教徒的宦官。

永乐帝本身非常憧憬蒙古帝国的大汗地位,曾五次亲率大军远征蒙古,企图征服北元,让蒙古人承认自己是正统的可汗。五次远征当中有三次横跨戈壁沙漠,抵达现在的蒙古国,但最终无法让蒙古人屈服,在一四二四年最后一次的远征途中,病死在蒙古高原。

边镇把守边疆

明朝时代的北方防御是交给俗称九边镇的重镇把守。九边镇包括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延绥镇、宁夏镇、固原镇、甘肃镇,明朝将大军集中在这些地方镇守边境。永乐帝(一四○二-一四二四年在位)和他的儿子洪熙帝(一四二四-一四二五年在位)、孙子宣德帝(一四二五-一四三五年在位)三代,皇帝的威严还在,没有必要对九边镇进行怀柔。但到了宣德帝的儿子正统帝(一四三五-一四四九年在位)的时候,九边镇的情势可左右内政,皇帝为了确保自己的地位,于是对九边镇下重赏,努力获得他们的欢心。最终的结果就是爆发了「土木堡之变」。

这时在蒙古高原上,霸权握在瓦剌部族的也先太师手里,与肯特山脉以东的蒙古岱总汗一起,不时兵扰明朝边境。一四四九年,也先太师的瓦剌军与蒙古军联手,兵分四路同时进攻明领土。也先太师亲率的主要军队,负责进攻山西的大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