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一家人》深访台二代:为何父母要我当大陆人?

对在厦门生活的一些台湾人而言,台湾籍大陆界线已经不明显(新华社)

大陆对台单位自2016年起陆续抛出了「逐步落实台湾人在大陆享有国民待遇」的宣言,让台湾媒体一度炒作统战议题,而台湾政府则冷静回答「只要对在大陆的台湾人方便就好」,事实上在大陆,台湾籍、大陆籍的界线,已越来越模糊。

频繁往来两岸的人近年不难发现,在机场中多了一些十几年前不太会有的情况──手持台胞证夫妻,牵着拿着粉红色「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的孩子,这在大城市的机场里尤其普遍。

尽管在大陆有超过百万名台湾人常驻,许多人在此娶妻生子、落地生根,但大陆「适合工作、不适合生活」的印象深植在多数台湾人的心里,随着两岸婚姻越来越普及,「在台湾生还是在大陆生」、「怎么落户籍」成为台商太太论坛常讨论的话题

客观比较而言,台湾身分理应比大陆身分更吃香,有优良的健康保险、140多国护照免签,当有在大陆生活的台商二代表示,家里三个孩子,她是大陆籍、二弟是台湾籍、三弟打算由台湾籍转入大陆籍时,真颠覆了许多人(尤其是台湾人)原先的想像。印象中,大陆配偶嫁到台湾后入台湾籍的非常正常,但从台湾籍转大陆籍极少。

「我不知道你为什么这么讶异,这在厦门不稀奇啊?我身边也有一些想从台湾籍转入大陆籍的年轻人。」嘉敏说得理所当然。

台湾籍和大陆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这样广袤的土地上,有多大差异?深访完一些台二代年轻人后会发现,两岸的差异和界线,许多时候,不过是被刻意放大。

当大陆人还是台湾人?「工作机遇」是关键

在号称「最像台北」的厦门,有多少台湾人?2013年的数据是超过十万,而厦门常住人口不过三百多万。「有时候根本分不清对方是台湾人还是大陆人,两岸在这里并没有多明显的分界。大家一起工作、生活,没有差别。」

嘉敏的母亲是台湾人,早年来大陆打拚,自此在厦门安家落户,给孩子报户籍的理由很简单:公平年龄相近的大女儿入大陆籍、二儿子入台湾籍。

「你和弟弟身分不同,从小感觉有什么差别吗?」

「没什么吧,差异大一点的是生活方面。我是厦门户口,他是台湾户口,在生活上我比他方便多了,可以很方便地买高铁票。」嘉敏进一步说明,「我们都长期在大陆生活,逢年过节才回台湾的祖母家,台湾健保、出国免签等不是最重要的考虑,生活上的方便性才最重要。在厦门很少有台湾人会特地为了健保随时坐飞机回台湾看病,出国一年又能有几次?」

「你说过父母希望最小的三弟从台湾户口转入厦门户口,想转就随时可以转吗?有什么考虑?」

「父母一方是台湾人的话,12岁以前,可以方便地从大陆籍转台湾籍,12岁之后基本就难了,若要从台湾籍转大陆籍相对容易,没什么年龄限制,以厦门来说,18岁以下要转籍的话父母有房即可,18岁以上就必须在当地买房。因此在厦门买房生活的台湾人,有一些会为了方便性转户籍。」

「为什么我父母希望三弟转户籍?因为未来工作前景。母亲十多年前为了机会和发展才从台湾来到大陆,台商在这里重视的都是机遇,而就现实层面来说,台湾这个身分在当前的大陆找工作不但没有多少加分,反而会丧失一些在大企业工作的机会。许多企业看到『台湾人』,第一个会想到『办工作证麻烦』,而不是专业。」

是选择,不是优劣比较

嘉敏说在厦门,因为「工作机遇」而选择落户大陆,甚至是转户籍、选择改当大陆人的台湾人并不稀奇,厦门大学毕业后、留在厦门经营餐饮店的30岁台湾青年张永兴买房后,选择转入厦门户口。

「在大陆十二年,以后要用入台证回台湾看父母了。」他半开玩笑地说,「我爸妈都笑说,怎么台湾儿子养一养变成大陆人?但他们也愿意支持,现实情况考虑而已。」

「出于什么考虑?」

「生活方便性,就医方便,做生意方便。两岸对立久了,从台湾户籍转大陆户籍,容易被解读成什么优劣比较,其实不过是选择不同。」

「来大陆,许多人是为了就业机会,如果待得习惯、往后也没有回台打算,甚至安家了,选择转户口、给小孩落大陆籍,在现在都不是稀奇事。」

张永兴认为,不论大陆要给台湾人准国民待遇是不是统战,对于有兴趣赴陆、并且成功找到不错的机会的台湾年轻人来讲,政治上的东西,对老百姓而言太多虚的,生活上的方便、更多机会,是多数人最在意的。

和嘉敏一样,张永兴认为两岸年轻人的差距并没有多大,从台湾户口转到大陆户口、从台湾人变成大陆人,他不觉得有多少差别。「厦门户口出国申请自由行很容易呀」,他顿了顿,「的确,台湾户口和大陆户口没差别,言下之意,就是台湾身分相比十多年前,可能没有多大的诱惑力了。」

但是,张永兴再次强调,这些都是选择,不是两岸孰优孰劣。「在这里,台湾人和大陆人没有什么差别,我们一起工作、生活,也能明白对方」,这是嘉敏和张永兴在访谈时都强调过的。

这些案例有多普遍,没有数字可以证明,但是这现象确实存在,而这反映出的,是两岸对彼此的刻板印象可以打破,可以重新思考──两岸的界线和差异,到底有多大?台湾与大陆,真有那样根深蒂固的不同?

或许许多人不过是将心里的那道墙,越筑越高罢了。(林犀

(本文来源多维新闻网,授权中时新闻网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