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国」互不隶属与「两岸」互不隶属大不相同

▲ 总统赖清德登上《时代》封面。(图/翻摄自《时代》封面)

● 林清汶/世新大学法律系兼任副教授

赖清德总统接受《时代杂志》(Time)专访,指称他在520就职演说中称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互不隶属,前总统蔡英文、马英九都曾提过;但马英九指出他所提的是「两岸互不隶属」,赖清德就职说的是「两国互不隶属」是新两国论,彻底违反《宪法》规定。

依据1992年《宪法增修条文》前言即是「为因应国家统一前之需要」,《两岸人民关系条例》亦揭示「国家统一前,为确保台湾地区安全与民众福祉,规范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之往来,并处理衍生之法律事件,特制定本条例。」足征,两岸互不隶属为我《宪法》之要件与陆方容忍之底线,此与台独党纲泾渭分明;民进党党纲主张台湾独立,但过去16年执政「宪法一中」未曾更动,迄今中华民国安然存在,《两岸关系条例》并未废止,「陆委会」、「海基会」依然存在,台海可以西线无战事,理由何在?无非赖以维护国家主权及对岸认同的《中华民国宪法》。

迩来,有业者在大陆为私校招生,透过大陆年轻人娴熟的「小红书」平台作业务宣传,内容冠以「台湾地区」,旋即遭部分民众大加挞伐,称被「矮化国格」,并遭主管机关严正关切,这是什么道理?《宪法》与现行法律规范如此详尽明确,两岸就是在一中宪法下互称「台湾地区」、「大陆地区」,当局却刻意忽视,带头滋事,岂不怪哉?民进党有心搞台独,犹抱琵琶半遮面,藉中华民国作为琵琶的护身符,毋怪乎马前总统火大了,称那是「如假包换的两国论」。

▲ 马英九批评,赖清德讲的事实上就是「两国论」,他既不认错还要狡赖,刻意拉他背书,让人对他难以抱有希望,未来两岸关系怎么走下去?(图/记者李毓康摄)

战争与和平选择在主事者瞬念之间,泽伦斯基出席G7峰会与拜登签署10年期安全协议,与各国元首觥筹交错,极尽风光;然乌克兰社会生灵涂炭,举国大半废墟。台湾一旦浴血战火,即无前线、后方之分,人人身家性命、财产都将受严重遭殃,如何再高谈民生、经济建设?落实《中华民国宪法》作为两岸的定海神针,将是最有利的护国神山。赖总统应深明大义,为台湾2,300万民众千秋福祉设想。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云论粉丝团」看更多!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