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吴承恩的贡献

作者:赵心放

吴承恩(1500-1583年),淮安府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代表作有《西游记》《禹鼎志》等。

(一)性敏聪慧博学多才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父亲吴锐经营花线铺,为儿子取名承恩,字汝忠,就是希望他读书当官,上承浩荡皇恩,下泽四方黎民,做一个名留青史的忠义之臣。

吴承恩自幼聪明过人,十分爱好学习,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书法和绘画也颇有造诣,此外还精通围棋,喜读载有轶闻琐事的稗官野史和魔怪小说。按现代的说法,就是见多识广,多才多艺。他颇得社会名流和乡绅的夸奖,不少文人争相与其结识交往。嘉靖八年(1529年),吴承恩到准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

吴承恩不是那种应试型学生,估摸是他不愿做违心之论,去讨好考官有关吧。两次乡试均名落孙山。他只好叹息自己的命运不济,愧对父母,有负先人,但他并不认为没考上就是自己没本事。

由于平时学习成绩不错,算得上是个优秀的儒学生员,按当时的规矩,大约40岁补得了岁贡生的资格,也算是步入了仕途。他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但运气不好,数次没有被选上。好事多磨哟,八年后才分配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县丞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辅佐知县(县长)处理政务。

(二)仕途坎坷被诬入狱

他与到任不久的知县归有光密切合作,从爱护百姓着手,不以逢迎长官为意,协力同心改革时弊。吴承恩主管征粮税,他和知县归有光共同颁布了《长兴县编审告示》,规定按田户大小分摊粮役负担。

这个办法得到老百姓拥护,但得罪了那些利益受到影响的豪族。次年豪族趁知县归有光上京述职之际,勾结代理知县改变归、吴两人原定的方案,吴承恩抵制,使得春粮难以征集。豪族和恶吏乘机向上司告发,代理知县贪赃枉法被抓,吴承恩受牵连也锒铛入狱。

后来案情水落石出,吴承恩被错抓,才得以释放。估计是朝廷安慰他吧,补授吴承恩为荆府(今湖北蕲春)纪善,在荆王府当教师。纪善是明代亲王的下属官吏名,官秩正八品。不久吴承恩就辞官回家了。

晚年以卖文为生,晚景凄凉,82岁时辞世。

(三)潜心创作寄托理想

由于狂放不羁,轻世傲物,社会地位低下,吴承恩处于贫穷困苦的境地。在二十岁时,他与同乡的一位叶姓姑娘喜结连理,婚后感情甚笃。虽然性格不同于常人,但他品行端正,十分忠于自己的妻室。

父亲去世以后,他就是家里的顶梁柱了,但是他却没有支撑门户的能力,家里的生活来源,除了从学府每月领回六斗米外,就只有坐食父亲所留下来的遗产了。吴承恩用自己的诗文向不合理的社会抗争。

随着年龄的增大,他搜求奇闻的爱好有增无减,这对他创作《西游记》有着重大的影响、30岁后,他自己认为搜求到的奇闻已经“装满肚子”了,从而有了创作的打算。50岁左右时他写了《西游记》的前十几回,后来因故中断了多年,直到晚年辞官离任回到故里,他才得以最后完成《西游记》的创作,前后历时7年

“唐僧取经”是历史上的一件真实事情。详情历代众人皆知,在此不赘述。后来玄奘和尚口述西行见闻,由弟子辩机辑录成《大唐西域记》十二卷,但其中没有什么故事。及到他的弟子慧立、彦琮撰写的《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其中为玄奘和尚的经历增添了许多神话色彩,从此唐僧取经的故事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宋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金代院本有《唐三藏》《蟠桃会》等,元代杂剧有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无名氏的《二郎神锁齐大圣》。这些都为《西游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西游记》是一部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臻于第一流的伟大作品,它也是明代长篇小说的重要流派之一——神魔小说的代表作。神魔小说通常由出身传和灵应传(降妖传)两个部份组成。《西游记》的结构就是这样。《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的形象,他具有强烈的反抗性格,藐视腐朽无能的天宫统治者。西天取经的故事表现了神魔小说的主题。

吴承恩曾写过一本志怪小说《禹鼎志》,他在这本书的序言中说,本书写的虽然是一些神仙鬼怪,其实我的真实意思是写人间的事,鞭笞那些贪官污吏和邪恶走狗,让那些读我的书的人有所感悟和警醒,并不是搜奇猎异用来闲聊的。吴承恩的思想境界高尚!

补语:2004年,他的家乡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建立了吴承恩纪念馆和雕塑座像,以纪念这位中国古代伟大的小说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