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扩大古籍寄存“朋友圈”
文 | 魏雨虹
近日,广州图书馆面向社会收藏单位、私人藏书家免费提供古籍寄存服务。寄存期间,古籍所有权不变,广州图书馆仅提供免费保管服务,确保古籍安全完好。这无疑为古籍保护提供了一条可行之路,需要更多有条件的机构加入,扩大古籍寄存的“朋友圈”。
古籍是编纂、写印于1912年前的书籍,也是中华文明成果的重要体现。但现存绝大多数古籍都以纸和丝织品为载体,容易受水火、虫霉、各种污染的损害,保护难度较大。
相比大部分社会收藏单位、私人藏书家,公共图书馆等机构相对完善的硬件设施及专业知识技术,有利于古籍得到更好保护。以广州图书馆为例,其拥有专门的古籍书库,配备了独立空调系统、温湿度监测仪、安防系统、火灾报警系统和防虫杀虫设施,特别是拥有一支专业的古籍管理与保护技术团队,能够为古籍提供优质的保护服务。
广州图书馆的免费古籍寄存服务,是一家公共图书馆服务项目的扩容和“上新”。更多公共图书馆、更多公共文化机构可借鉴广州图书馆的经验,积极行动起来,充分挖掘和释放自身优势,为古籍保护注入更多活力,也对古籍寄存等具有现实需求的社会关切提供更多助力。
同时,鼓励有责任感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大力参与古籍寄存。企业可提供资金支持或技术援助,帮助公共图书馆、公共文化机构等改善古籍保存条件。社会组织则可发挥桥梁作用,动员更多人关注古籍保护,帮家中古籍找到安全的“家”。
扩大古籍寄存“朋友圈”,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让全社会共同努力,让更多古籍得到有效保护,让古籍这一文化瑰宝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