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青霞现身清大毕典「一度忘词」 自曝:刚出道时希望自己是哑巴

林青霞今现身新竹清华大学的毕业典礼。(图/翻摄自国立清华大学计通中心学科组 Youtube)

69岁巨星林青霞今获邀参加清华大学的毕业典礼并上台致词,她今天身穿去年4月在香港大学获得名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的博士袍现身,她致词时谈人生的快乐,回忆过去拍戏拍到不开心,对镜自照出现一张陌生的脸孔,说到此她害羞笑着承认自己忘词,要翻一下讲稿。

稍早清华大学校长高为元介绍林青霞不仅是去年金马奖终身成就奖的得主,更是永远的东方不败,他称呼「林青霞博士」,邀请她上台致词。林青霞接着微笑上台,表示:「校长、校长夫人、副校长、各位嘉宾、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林青霞,知道我今天为什么站在这里吗?因为我想再穿一穿我的博士袍,因为我想跟你们一起参加毕业典礼」。

林青霞:「首先,我要恭喜清华大学的博士、硕士、学士毕业生,真的很为你们感到高兴,你们今天想必是非常非常地快乐,相信快乐地当下会永远留在你们的记忆里,我的人生哲理是必须让自己快乐起来,才能把快乐带给别人,我现在把我一生中对『快乐』的感悟跟大家分享」。

林青霞接着回忆自己从出道前至今的人生经验,表示自己在高中毕业后没考上大学,正对人生迷惘的时候,得到琼瑶的赏识演出了第一部电影《窗外》,她谦虚自称是「从街上找来、不到100磅(约45公斤)的害羞小女孩」竟被告知要担当琼瑶电影的女主角,对她来说是不敢想的梦想,每天她像只快乐的小鸟,欢天喜地的去片场、欢天喜地的下班离开片场,后来电影大红,她一夜成名,随之而来的是应接不暇的片约和采访,她形容自己当时一头栽入了复杂的电影圈,坦言有些招架不住。

林青霞身穿香港大学名誉社会科学博士学位的博士袍。(林青霞提供/SWkit邓永杰摄)

林青霞回忆当时工作太多,拍白景瑞导演的电影时,听到导演说「预备」,她才惊醒发现自己刚刚站着睡着,难得有休息时间,她对着镜子端详自己的脸时发现很陌生,「那是一张非常不快乐的脸孔」,说到此林青霞害羞承认忘词,笑说要看一下稿子,接着表示在大家这个年纪时,她昏天黑地地拍戏,外界以为她「年轻、快乐、片酬高」,如今想来是最不快乐、最没信心的时刻。

「我的性格要强,事事都要做到最好,又不知道最好是什么」,林青霞语重心长地说,她坦言自己个性内向害羞、容易怯场,因为觉得才华不够,但又因为工作的关系需要面对媒体、上台说话,「刚出道的时候我真希望我自己是个哑巴,就不用接受采访了」。

林青霞近年出版多本著作。(图/中时资料照)

林青霞说后来全家搬到台北市永康街一栋四层楼的公寓,「我住二楼,张佛千教授住四楼,他是我生命中第一次遇见这么有学问的人」,现在好友都是文人校长,她表示:「年轻的时候就妄想做个文化人,现在我算是一只脚踏入了文化界,这让我感到非常骄傲。」而张佛千教授后来送她一本《说话的艺术》改善了她不擅言词的缺点,也让她更喜欢工作。

林青霞说,近年不在演艺圈时她开始写作,又因为学画画注意线条,开始逛起美术馆,并发觉自己真正的喜好,例如唱京戏,「我不是在做别人眼中的林青霞,而是在发掘自己,做自己有兴趣的事」,这3年她出版了两本书《镜前镜后》、《青霞小品》,前者获得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的散文组推荐奖。

去年,她获得香港大学颁赠的社会科学荣誉博士头衔,心想如果母亲还在世,崇拜有学问的人的她看到她今天的成就一定笑得合不拢嘴 ,最后,她勉励毕业生:「希望你们能做到最好的自己,使自己发光发热,照亮自己照亮他人。希望你们都能够尽早实现梦想,让自己先快乐起来,再把快乐的种子散播出去,让世界因你而变得美丽。祝福你们!谢谢!」

林青霞表示若母亲能看到她得到博士学位一定笑得合不拢嘴。(林青霞提供/SWkit邓永杰摄)

林青霞致词全文如下:

校长,校长夫人,副校长,各位嘉宾,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林青霞。知道我今天我为什么会站在这里吗?因为我想再穿一穿我的博士袍,因为我想跟你们一起参加毕业典礼。

首先我要特别特别的恭喜清华大学的博士、硕士和学士毕业生,真的为你们感到高兴。你们今天一定非常快乐,相信这个快乐的感觉会永远留在你们的记忆里。我的人生哲学是,必须自己先快乐起来,然后才可以将快乐带给别人。现在我就把这一生中对快乐的感悟跟大家分享。

在我高中毕业,考不上大学,最徬徨迷惘的时候,机会从天而降,我得到饰演改编自琼瑶小说的电影「窗外」的角色。试想一个从街上找来,不到一百磅的害羞小女孩,竟然要担当起琼瑶电影的第一女主角,我是做梦都想不到。

每天欢天喜地去片场,欢天喜地的回家,像只快乐的小鸟,有时收工了,工作人员匆匆忙忙的收拾东西时,我还在现场徘徊舍不得离开,那种快乐的感觉我至今难忘。《窗外》在香港上演,票房破港币65万,第一部在台湾上映的《云飘飘》,票房破台币百万,那在半个世纪之前是一笔相当大的数字,我一夜成名。

成名之后随之而来的是报章杂志、电视媒体的访问,电影的宣传和应接不暇的片约。我从一个最单纯的学生校园跳入一个最复杂的电影圈。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但是太早成名实在是招架不住。在你们这个年纪的时候,我是昏天黑地的拍戏,每天像打仗一样。记得二十多岁我拍白景瑞导演的《秋歌》,我靠在墙边等打灯光,导演喊「预备!预备!」,我一时惊醒,才发觉刚刚已经站着睡着了。那些年我累到连思考的时间都没有。

难得有一、两天休息,我仔细的在镜子面前端详自己,感觉镜子里的我很陌生,那是一张非常不快乐的面孔。在人人都以为我年轻、漂亮、有名气、片酬高,应该是最快乐的时候,那却是我最没有信心、最自卑的时候。我性格要强,任何事情都想要做到最好,但又不知道怎样才是最好。我怯场,因为自觉才华不够,但是工作的关系必须经常面对媒体和上台说话。刚出道的时候我真希望自己是哑巴,就不用接受采访。

父母签了《窗外》合约后就结束了三重市的家庭工厂,举家搬到台北市永康街一栋四层楼的公寓,我住二楼,张佛千教授住四楼,他是我生命中第一次遇见这么有学问的人。现在当然不一样,许多好朋友都是杰出的校长、校长夫人、博士、教授、作家、电影艺术家,不是开玩笑,这是真的。年轻的时候就妄想做个文化人,现在我算是一只脚踏入了文化界,这让我感到非常骄傲。

话说回头,那年十八、九,我鼓起勇气上4楼按张教授门铃,请他教我怎么说话,他送了我一本《说话的艺术》。其实我非常喜欢我的工作,即使是上刀上、下火海、飞天遁地我都乐此不疲,但是就怕讲话,尤其是上台,我现在比较没那么怕了,因为这些年接受自己不完美,并且明白世界上也没有完美这回事,只要诚心诚意的尽力去尝试,相信即使不完美别人也会原谅你的,并且接受你,你们说是不是呀?

二十年前我开始写作,跟读者分享我的所思所想,因为写作我看了不少书,因为写作我观察和关心身边的人、事、物。学画画以后会特别留意美的线条,会经常参观美术馆来充实自己。我打开五官吸收天底下所有有趣的事,我开始真正看待自己的喜好。唱京戏,唱得不好也勇于表演。我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我不是在做别人眼中的林青霞,而是在发掘自己,做自己有兴趣的事,那种发自内心的快乐真是笔墨难以形容。

疫情初期其他运动不方便做,只有行山最安全。我和高为元校长夫人黄心村教授,第一次相约去香港山顶行山时,天气阴暗,我们两人只带着一把小伞,走到一半下起倾盆大雨,小伞一点也不管用,山顶无处躲雨,我们全身湿透,却仍然顶着那把在风雨飘摇中的小伞缓缓向前走。

这时候我想到18年前去吴哥窟,遇见在千年巨石的夹缝中开出的3朶白里透着粉红的小花。吴哥窟经历千年巨变,甚至被人遗忘了500年,小花仍能向着太阳,面对大地,开出美丽的花朵。我把小花的故事说给心村听,大家互相砥砺前行,企图在疫情的夹缝中找到快乐的因子。

在这三年里我出版了两本书,《镜前镜后》和《青霞小品》,《镜前镜后》获得了香港中文文学双年奖的散文组推荐奖。心村出版了《缘起香港一一张爱玲的异乡和世界》,激起了很大的反响。我们深深的感受到在逆境中开出花朶的喜悦。

其实我高中毕业笫一志愿是上大学,本想拍完《窗外》再去考。之后又接了《云飘飘》,心想拍完第2部戏就去读大学。电影卖座后就一部接一部没停过,直到拍完100部。但是真人没念过大学,电影里倒是上过不少,甚至上过清华大学。没上大学的遗憾压在心里几十年,后来想通了,在社会上工作也是在学习,假如4年一个大学,我从影22年等于上了好几个大学,要学习随时随地都可以。

2023年我获得香港大学颁赠的社会科学荣誉博士荣衔。我的母亲一生都羡慕崇拜有学问的人,如果她能亲眼看到自己的女儿穿着博士袍,对着台下三千多名大学、硕士、博士毕业生演讲,她一定笑得合不拢嘴 。现在我把我所有的爱和快乐奉献给你们。你们每一个人在世界上都是重要的,都有独特的使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限量版。

希望你们能做到最好的自己,使自己发光发热,照亮自己照亮他人。希望你们都能够尽早实现梦想,让自己先快乐起来,再把快乐的种子散播出去,让世界因你而变得美丽。祝福你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