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叶亭父「失联11天」寻获遗体! 医整理失智者迷路3大警讯

▲林舜谷医师整理出失智者迷路的3大警讯,提醒身边亲人更加留意。(图/CFP)

文/常春月刊

女星林叶亭连日在萤幕前温情喊话:「我好想看到阿爸的背影。」原来是他80多岁患有失智症的父亲于1月16日失联。台北市立联合医院仁爱院区中医科主治医师林舜谷表示,这起事件不仅让人感到揪心,更提醒我们,失智症患者迷路走失的风险。

林舜谷整理出失智者迷路3大前兆,希望帮助更多家庭及早防范悲剧:

1.空间定向感变差

失智症患者的方向感逐渐退化,可能表现为:

• 在熟悉的地方反复绕圈,例如出门买东西后久久未归;

• 喜欢在固定路线反复走动,无法轻松找到回家的路。

这类征兆看似细微,但其实是患者迷路倾向的早期信号,需要特别注意。

2.时间定向感不佳

半夜起来突然以为要去上班,是失智症患者常见的危险情况。他们会穿好衣服直接出门,却因外界环境的变化无法辨认方向。

早期还可能有这些警讯:

• 突然提到工作中的「未完成事项」;

• 说一些异常的话,例如「我要上班了」,却不知道时间已经不对。

这种混淆的情况,尤其在深夜发生时,特别容易导致危险。

3.不愿意求助

当患者真的迷路时,他们往往不会主动求助,而是埋头一直走,试图「找到回家的路」。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容易走得越来越远。

早期的征兆可能是:

• 外出后不肯回家;

• 说不清楚自己要去哪里,但坚持要出门。

这些行为,常是走失前的重要信号,千万不可忽视。

预防失智患者走失?

至于要如何预防失智症的家人走失呢?林舜谷提出几个建议,第一点是佩戴定位装置,像是现在很多人有带的GPS手环,方便追踪患者的位置;第二是设置家门防护措施,举例来说,可以加装门锁或警报器,避免患者随意出门;另外,通知邻居协助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让邻居们熟悉患者,帮助留意患者的动向;最后,就是要多关心家人,注意早期警讯,随时观察患者的日常行为,提前采取措施。

林舜谷表示,借由林叶亭父亲走失的案例提醒大家,失智症患者的安全是家庭需要特别关注的课题,并且希望大家能多多留意长者的日常状态,及早预防,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

延伸阅读:.绿茶新发现:每日三杯或更多,有助减少大脑病变.失智认知功能下降、精神变化多端!中医师教按「4穴位」改善 每日早晨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