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犬培訓成心輔犬 透過人狗弱勢互助一起成長
本来警戒心十足的黑色流浪犬「戚风」,经专业训练后,化身为疗愈心智障碍儿的「狗老师」;台湾心灵辅助犬培育团队执行长陈奕君今天表示,这是弱势帮助弱势的相互成长故事。
新北市政府今天举办员工亲子嘉年华,邀员工及家属与心灵辅助犬互动、合照,现场充满不少幼童的惊喜与欢笑声。
台湾心辅犬培育团队创办人暨执行长陈奕君接受中央社记者访问表示,心辅犬是由流浪犬专业培育,成为陪伴特殊族群复健学习、安定情绪的辅助犬,透过人犬互助的方式,传递善的循环。
她说,台湾的黑犬、虎班犬最不受欢迎,目前培育6只心辅犬,例如「波堤」来自新北,「花茶」来自宜兰,今天在场与市府员工互动的「戚风」是来自高雄寿山的黑色流浪犬。
专长原是电机工程、网路工程师的陈奕君,后来担任台湾导盲犬协会训练师助理,认识时任协会训练部主任钟皓羽,后来,两人共同创办心辅犬团队。
陈奕君表示,住在新北的「佳佳(匿名)」是脑性麻痹与智能受损女童,每次为了走路的艰难,几乎要放弃助行器;透过狗老师「戚风」的陪伴与帮助练习,让佳佳更愿意复健。
她说,「戚风」原先警觉性高,不愿与人亲近,透过人犬相互学习,弱势帮助弱势,彼此学习成长。这也符合联合国永续发展目标SDGs健康与福祉、优质教育、保育陆域生态的目标。
训练师钟皓羽陪在「戚风」旁告诉中央社记者训练过程,她说,会有200项的流浪犬测试评估指标,确认安全性、对人友善、性情恢复能力、适应力、学习能力后,才会选择担任心辅犬。
钟皓羽说,正式收养流浪犬后,会在训练师寄养家庭训练,相互培养信任感,理解口令等沟通。以「戚风」为例,喜欢以身体贴近人,就会善用其特质。新培训的狗还会与资深的心辅犬一起实习训练。
陈奕君说,将结合流浪犬、专业教练与医生、复健师、特教老师等,以教育理念出发,设计课程与讲座带领服务个案,了解如何与狗友善互动、发现狗儿疗育力量,拓展服务至学校、身障机构、关怀据点、康复之家,让更多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