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兆玄的武侠王道 易中天赞同

上官鼎笔下的「儒侠」让易中天感触良多。(新华社资料照片)

2月6日,前行政院院长刘兆玄(右)以上官鼎的笔名重出江湖,发表他的新作「王道剑」。(本报系资料照片)

前行政院长、现任中华文化总会会长的刘兆玄,封笔46年后、再度以「上官鼎」笔名重现江湖,长篇小说新作《王道剑》大陆简体字版由三联书店推出,8月31日刘兆玄并与学者易中天,以「江湖与庙堂」为题探讨武侠与「王道」,相较于武侠小说人物通常「非释即道」,上官鼎笔下的「儒侠」让易中天感触良多。

香港武侠小说泰斗金庸曾评价台湾的武侠作家,他最喜欢的「第一是古龙,第二就是上官鼎」。对此上官鼎也投桃报李对金庸「表示尊敬」,指出为「避开」众所熟悉的《倚天屠龙记》、明教教主张无忌,《王道剑》一书近200个人物,涉及很多明教人物,「但教主的名字没有写」。

历史结合武侠写悬案

《王道剑》除武侠小说必备的侠光剑影外,并以明朝「靖难」、建文帝失踪之谜为主轴,近年来历史学者最新的考古发现也被写入书中。有武侠小说的仁义,也有历史小说的考据,二者融而为一,让武侠迷和历史小说迷都能得到满足。

「这段历史很多地方是悬案,而通过历史与武侠的结合,是我最近一直在思考的『王道』。」刘兆玄表示,以往武侠小说描写主角因缘际会,学会「霸道」的盖世武功,「串起来是更霸道的一个东西」;也让他省思、追求武侠的另一境界,把所有武功当作「内力」,透过儒家仁义思想获得表达,「拔剑出来不求胜利」。刘兆玄并提到,以往武侠人物的武功「来源非释即道,少有来自儒家」,一心有所突破、创新的他,特地安排「儒侠」角色把武功转化为「内部的力量」,「但只有你有内部的力量,你才不被欺负」。

强调儒侠内部的力量

易中天也赞同「王道」为仁义之道。强调王者之师,即是仁者之师。剑本身是君子之器,大侠都用剑。易中天指出,历史武侠小说有两种,比如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历史是个背景,换个历史朝代亦可,写的「也是江湖恩怨、争权夺利」。另一种则类似上官鼎「历史占的分量很重」的小说,但两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