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中国会迎来生育小高峰吗?
中国长久以来流传着一种说法——龙年生吉子,羊年忌生子。2024年适逢生肖龙年,龙被视为祥瑞和吉祥的象征,尤其是当其与生育率联系在一起时。
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翟振武2024年1月接受时代财经采访时就表示,2024年是龙年,中国人对生肖偏好非常明显,上一个龙年也就是2012年时就有一个生育小高峰。综合来看,2024年的生育率有望提升。
同样,“羊年忌生子”的说法也得到一些官方人士的呼应。国家统计局于2016年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655万人,比上年减少32万人。由于单独二孩政策在2014年逐步开始实施,2015年应是政策新增出生人口的高峰,而出生人口却不升反降。对此,时任国家卫生计生委指导司司长杨文庄回应称,生肖偏好系其中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人是否存在明显地生肖偏好?界面新闻查阅相关论文发现,对于这一问题,学界研究给出的结论并不相同。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马妍在《人口研究》发表题为 《吉年生吉子?中国生肖偏好的实证研究》的论文,充分利用1949-2008年的出生人口数据,并借鉴人口统计学中的年龄准确性检验指数来检验我国生肖偏好的存在性。
作者使用三种检验方法均表明,就全体人口的宏观角度而言,中国民众在进行生育决策时并没有大范围地刻意选择某一生肖作为孩子出生的时间。无论是单一年份、单一生肖还是十二生肖整体都不存在生肖偏好,出生人口规模的波动更多是由于人口惯性的影响。作者认为,在人口结果上,中国并不存在生肖偏好。中国出生人口规模的波动更多地是由于人口惯性的影响,这符合人口规律。
研究还发现,一些特定年份出生人口规模的异常增加或减少,更多是由于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调整的影响,而非生肖偏好。例如,2000年的“千禧龙宝宝”和2007年的“金猪宝宝”等特定年份的出生人口增加,更多是由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和生育政策所致。
这项研究不仅揭示了生肖偏好并非全国性现象,也提供了更深入的视角来理解人们的生育决策和出生人口规模的变化。研究团队呼吁,应破除生肖偏好的迷信,引导正确的生育观,以促进人口的健康发展。
不过,2016年11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谭远发、孙炜红和周云三位学者发表在《人口学刊》的一篇论文则认为,从出生人口数、生肖偏好指数和惠普尔指数共同显示,人们对十二生肖存在不同程度偏好,对属龙的偏好不是最高,却对属羊的偏好最低,而对属猴和属鸡无偏好无回避。
与马妍的论文数据来源不同,这篇题为《生肖偏好与命运差异——为何“龙年生吉子,羊年忌生子”?》论文的数据,基于2003-2010年5个时点的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CGSS),这些数据包含了大样本的抽样调查结果。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是一项由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和香港科技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共同实施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该项目旨在收集关于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和心理等多个方面的数据,以提供全面、客观、科学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
论文设定了出生人口数、生肖偏好指数和惠普尔指数等变量,用以衡量人们对十二生肖的不同偏好程度。论文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总体上看,人们对十二生肖的偏好程度不同,对属龙的偏好不是最高,次于属虎和属兔,对属羊的偏好的确最低。这可能由于较之积极乐观的“龙年生吉子”预言,人们对消极悲观的“羊年忌生子”预言更敏感和忌讳。
值得一提的是,这篇论文还对生肖与命运的关联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属龙的命运并不是最好,属羊的命运也不是最差。这表明生肖和命运之间并没有必然的关联,从而否定了生肖论命的观点。
论文还指出,生肖偏好现象会导致巨大的经济社会成本,如医疗资源紧张、孩子未来竞争压力增大、人口结构失衡等问题。因此,政府应以科学研究为依据,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婚育观念。
人口学专家黄文政认为,生肖对出生人口的影响极其微弱,相对于出生人口的正常波动完全不具备统计显著性,过去二三十年尤其如此。他举例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年鉴的数据,羊年1991年出生人口为2265万,低于前一年的2391万,但高于后一年的2125万;羊年2003年的出生人口为1599万,低于前一年的1647万,但高于后一年的1593万。
不过,翟振武也表示,目前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大概为1.05,“我个人认为在全面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落地后,未来有望回到1.3左右甚至之上。”
学界普遍认为,当前影响中国生育水平最主要的因素,一是育龄妇女减少,二是生育观念的改变。相比生肖偏好的影响,这些“基础性因素”才是政策应该聚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