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31省人均财产净收入 去年京沪超过万元人民币大关

(示意图/shutterstock)

去年,有7个省份的人均财产净收入超过大陆全国平均水准,分别是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和天津。其中,北京和上海两个一线城市的人均财产净收入均超过万元人民币大关,分别为1万2418元(人民币,下同)和1万0741元。

根据大陆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大陆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万688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5.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9%。其中,2022年大陆全国居民人均财产净收入3227元,增长4.9%,占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为8.7%。

第一财经报导,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中分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来源(2022)数据发现,去年有7个省份的人均财产净收入超过大陆全国平均水准,分别是北京、上海、浙江、广东、江苏、福建和天津。其中,京沪人均财产净收入超过万元,浙江位居第三。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分析,这7个省份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较高,居民手里有闲钱,就会进行投资,比如买股票、债券、保险、理财等,这些方面的收益比较多。同时,这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城镇化率很高,城市的房子好出租,很容易带来相关收入。同样一套房子,在北上广深、厦门、杭州和小城镇存在巨大差异,出租房子带来的财产性收入也差距很大。

北京和上海两个一线城市的人均财产净收入均超过万元大关,分别为1万2418元和1万0741元。上海和北京作为城市经济体,城镇化率高,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新兴产业十分发达,总部经济突出,高薪职位多,吸引了大量人才集聚,居民的平均收入也高。

丁长发说,京沪居民的人均工资性收入本身就高,工资性收入转化为财产性收入也会高。居民出于保值增值的需要,手里有钱也会做更多投资,不论是动产还是不动产投资也都比较多,相应的人均财产净收入也会比较高。

去年浙江人均财产净收入达7397元,位居第三。丁长发说,浙江是目前大陆民营经济、县域经济十分发达的省份,人均收入高,很多人就把收入用于股票、不动产等方面的投资,进而带来相关动产和不动产的收益。此外,浙江等地居民的投资意识浓厚,财产性的收入也会相对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