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安達飯店》逮捕事件:好萊塢電影包裝的人道英雄?

好莱坞经典电影、改编自卢安达大屠杀真人真事的《卢安达饭店》 ,剧中无私奉献的主角原型——鲁塞萨巴奇纳(Paul Rusesabagina)——8月31日在杜拜遭到卢安达政府以涉及「恐怖主义」的指控予以逮捕。 图/美联社

主持人/编辑七号、糖蜜

「是拯救难民的人道英雄,还是夸大事实的投机者?」好莱坞经典电影、改编自卢安达大屠杀真人真事的《卢安达饭店》 ,剧中无私奉献的主角原型——鲁塞萨巴奇纳(Paul Rusesabagina)——8月31日在杜拜遭到卢安达政府以涉及「恐怖主义」的指控予以逮捕。原先已成为比利时公民的鲁塞萨巴奇纳为何会被逮捕?「人权斗士」与恐怖主义连结除了引起国际社会的讨论,也让1994年在卢安达国内那段残忍的族群内战被重新回顾:在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卢安达饭店》所呈现的剧情又有哪些虚构与真实?

自2004年《卢安达饭店》上映以来,电影中呈现鲁塞萨巴奇纳收容千名被迫害难民、努力争取援助的英雄形象,感动无数观众,也使得当年的族群冲突,在事发十年后获得更多的注目与了解,同时也让鲁塞萨巴奇纳扬名国际,并获得许多人权勋章、奖项的肯定。移居比利时的鲁塞萨巴奇纳,也时常关注甚至抨击当今的卢安达总统、也是当年结束内战的「卢安达爱国阵线」领袖卡加梅(Paul Kagame),实行独裁统治、政府内部官员种族不平等...种种批评。

但是,在电影问世的16年期间,对于鲁塞萨巴奇纳,也出现了许多质疑批评的说法。其中又以当年曾住在饭店内的幸存者所撰述《卢安达饭店内幕》(Inside the Hotel Rwanda)引发激烈讨论。

书中描述在大屠杀期间,鲁塞萨巴奇纳做为饭店经理,虽然确实有收容难民,但却并非无偿提供协助。不仅直指其自私、贪婪,也有幸存者控诉,鲁塞萨巴奇纳事实上还曾举报入住的难民......。虽然鲁塞萨巴奇纳否认所有指控,但这也成为卡加梅政府回击的重要根据。卢安达的种族冲突从何开始?为何会在1994年爆发?卡加梅与鲁塞萨巴奇纳之间又有哪些冲突?《卢安达饭店》中的鲁塞萨巴奇纳,与现实存在哪些差异?

▌请点阅下方收听

《卢安达饭店》所呈现的剧情有多少真实?在幸存者眼里,鲁塞萨巴奇纳真的是一名拯救图西族的「人权斗士」吗?图为《卢安达饭店》剧照。 图/路透社

▌卢安达大屠杀

卢安达在1994年胡图族残忍屠杀图西族之前,双方早已埋下族群间的仇恨种子,且有过多次对立冲突。自19世纪末德意志帝国到一战后作为比利时的殖民地,殖民母国在卢安达所实行的亲图西族、标示族群身分不同等政策,就已让两族出现分歧。直到1960年代前后,激进派的胡图族开始杀害图西族人,并迫使许多图西族难民流亡到邻近国家,卢安达国内自此由胡图族掌权。而流往他国的图西族——尤其以位于乌干达的「卢安达爱国阵线」(FPR)为主——仍不时向卢安达边境发动攻势。

卢安达大屠杀的触发引爆点,始于1994年4月6日。当时,卢安达总统——胡图族的独裁者,哈比亚利马纳(Juvénal Habyarimana)——所乘坐的小客机,在首都吉加里上空,遭到「不明的防空飞弹击落爆炸」。哈比亚利马纳与同行的蒲隆地总统恩塔里亚米拉(Cyprien Ntaryamira)当场死亡。群龙无首的卢安达,一时陷入集体混乱。

哈比亚利马纳在位的20多年内,曾大力推动针对图西族少数派的「种族清洗」,并触发两族在90年代初期的频繁交战;再加上坠机身死的两位总统,都是胡图族出身的领导人。于是一时之间,「图西族发动暗杀」的谣言,才刺激了卢安达军方与胡图族激进主义者的「复仇行动」——一场遍及全国的「种族灭绝」大屠杀自此爆发。

1994年4月7日,针对图西族的灭绝屠杀正式展开。各种无差别强暴、虐杀、处决、纵火,在短短100天内杀死了超过80万名图西人——以每日将近1万死的屠杀速率,快速消灭了卢安达10%的人口;也杀尽了图西族总数的70%。直到流亡乌干达的图西族武装「卢安达爱国阵线」,在现任总统卡加梅的领军下强势重返,并于7月15日攻占首都吉加里后,整场血腥才终于「划下句点」。

1994年4月7日,针对图西族的灭绝屠杀正式展开。各种无差别强暴、虐杀、处决、纵火,在短短100天内杀死了超过80万名图西人。 图/路透社

卡加梅在结束内战后于2000年担任总统,在2003年《卢安达宪法》通过的同年,以9成以上的支持率成为民选总统,并在2010年连任的任期内修改宪法,使得其在2017年再度当选,至今已掌管卢安达20年以上。

掌握政权的卡加梅,以「重建国家」为名,将卢安达打造成了「开明专制」的独裁政体——在他治理下,卢安达的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过去的仇恨与族群差异,也透过一系列强力的法律管制而被完全压制,成为貌似和谐但「不可言说」的社会禁忌。

《卢安达饭店》的主角原型鲁塞萨巴奇纳,在离开卢安达、因电影声名大噪后,对于卡加梅政府的批评力道也逐渐加强。不仅抨击卡加梅以「图西族菁英」掌权,削弱架空胡图族官员的权力,且推行独裁统治等,种种发言也引起卡加梅的不满,近年鲁塞萨巴奇纳也被卢安达检方指控,涉嫌犯下「恐怖主义罪」金援胡图族叛乱组织,直到2020年8月31日,才在杜拜旅行时,遭到卢安达官方「逮捕」。

但过去卡加梅政权就不时出现袭击、暗杀异议者的传言,鲁塞萨巴奇纳女儿也出面反控诉,官方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以绑架的方式强行带走了父亲,希望国际组织能介入协助,整起事件至今仍在混乱的发展当中;但同时,借由鲁塞萨巴吉纳被捕的新闻,也再度唤起了国际对于电影《卢安达饭店》与悲痛历史的关注。

掌握政权的卡加梅,以「重建国家」为名,将卢安达打造成了「开明专制」的独裁政体——在他治理下,卢安达的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过去的仇恨与族群差异,也透过一系列强力的法律管制而被完全压制,成为貌似和谐但「不可言说」的社会禁忌。图为卢安达总统卡加梅。 图/路透社

鲁塞萨巴奇纳离开卢安达、因电影声名大噪后,对于卡加梅政府的批评力道也逐渐加强。不仅抨击卡加梅以「图西族菁英」掌权,架空胡图族官员的权力,推行独裁统治等,种种发言也引起卡加梅的不满,近年鲁塞萨巴奇纳也被卢安达检方指控,涉嫌犯下「恐怖主义罪」金援胡图族叛乱组织,直到2020年8月31日,才在杜拜旅行时,遭到卢安达官方「逮捕」。 图/路透社

▌电影中的历史?

自《卢安达饭店》在2004年发行且受到国际高度关注后,饭店经理鲁塞萨巴奇纳也借由电影中呈现的英雄姿态——对被迫害的图西族人无私奉献,并单打独斗地争取救援——获得了「人道主义者」、「人权斗士」等良好形象,并在2005年获得时任美国总统小布希颁发总统自由勋章。但事实上,电影当中的历史事件、鲁塞萨巴奇纳的作为,是否与事实相符?在近几年饱受各界争议。

1954年出生的鲁塞萨巴奇纳,在卢安达大屠杀发生期间,正于首都吉加里的Mille Collines饭店担任饭店经理,在电影当中虽然一开始看似是对政治冷漠、追求自身利益的商人,但后来因为亲眼看见了一连串图西族人的苦难遭遇以及国际组织的漠视下,孤军奋战地将1,000多名被迫害难民收容在饭店当中,并在其人脉以及努力不懈的说服,终于成功迎来救援。

而真实情况中,鲁塞萨巴奇纳随着内战结束2年后,取得了比利时公民身分与家人移居至比利时,并拥有美国绿卡,在卢安达救援的事迹也开始流传。深受故事内容吸引的好莱坞编剧Keir Pearson,于是采访了鲁塞萨巴吉纳,并将故事改编成《卢安达饭店》,不仅让更多人了解当时的屠杀惨况,也将主角鲁塞萨巴吉纳推上国际舞台。

自《卢安达饭店》在2004年发行且受到国际高度关注后,饭店经理鲁塞萨巴奇纳也借由电影中呈现的英雄姿态,获得了「人道主义者」、「人权斗士」等良好形象,并在2005年获得时任美国总统小布希颁发总统自由勋章。但事实上,电影当中的历史事件、鲁塞萨巴奇纳的作为,是否与事实相符? 图/路透社

但是,电影上映后,曾住在Mille Collines饭店的幸存者却陆续出面指控,鲁塞萨巴奇纳真正的作为,与电影所呈现的有极大出入。2014年出版、由幸存者撰述的《卢安达饭店内幕》,内容提及在大屠杀期间,鲁塞萨巴奇纳虽然有收容图西族难民,但却会向房客贩售红十字会提供的免费餐点,并高价出售饮品,如果没有钱支付,就只能喝游泳池水;甚至有更激烈的指控提到,有不支付费用的房客,被鲁塞萨巴吉纳举报给胡图族军人。

虽然当事人对于各方指控都予以否认,但也引起学界、电影界不时以《卢安达饭店》为例,讨论电影是否是一种表现历史的方式?历史的伤痛是否能透过电影呈现?当中又存在着多少真相、渗入哪些过度戏剧化且与事实不符的内容?除此之外,身为观众的我们,该如何看待、解读涉及历史悲剧的传记电影?相关的疑问仍在国际上受到各方的争辩讨论。

电影是否是一种表现历史的方式?历史的伤痛是否能透过电影呈现?当中又存在着多少真相、渗入哪些过度戏剧化且与事实不符的内容?除此之外,身为观众的我们,该如何看待、解读涉及历史悲剧的传记电影? 图/路透社

图/电影卢安达饭店

图/电影卢安达饭店

▌转角编辑台每周的深度国际闲聊

• 用 Spotify 收听:https://goo.gl/48CruJ

• 用 iTunes 收听: https://goo.gl/o06EBG

• 用SoundCloud收听:https://goo.gl/WSho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