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北斗卫星网再加入两颗卫星 30年间完成自主导航系统摆脱依赖
▲大陆第59和60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图/翻摄央视,下同)
记者魏有德/综合报导
大陆今(19)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与远征一号上面级,发射第五十九颗、第六十颗北斗导航卫星。据了解,卫星定位及导航系统为日常生活及军事用途上重要的科技应用技术,在GPRS系统或格洛纳斯系统被美俄掌握的情况下,大陆自1994年开始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建设,直至2020年正式完成组网,摆脱定位依赖。
《央视》报导,北斗系统建设从20世纪80年代提出设想,到1994年北斗一号系统建设正式启动,几代北斗人经过几十年的实践探索,走过了北斗系统建设「三步走」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从1994年起,北斗一号系统建设正式启动,又称为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实现卫星导航从无到有。直至2000年,2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升空入轨,北斗一号系统建成并投入使用。
2003年,第3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发射,进一步增强北斗一号系统性能。北斗一号系统初步满足大陆及周边区域的定位、导航及授时需求。当时,采用的是有源定位体制,也就是说,用户需要发射信号,系统才能对其定位,这个过程要依赖卫星转发器,所以有时间延迟,且容量有限,满足不了高动态的需求。
不过,北斗一号设计出双向短报文通信功能,独创出通信与导航一体化的设计,也成为全球继美国、俄罗斯后,第三个拥有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
第二阶段,北斗二号系统在2004年建设启动,采用中高轨混合星座架构,直至2012年,完成14颗卫星的发射组网,其中,有5颗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5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IGSO)卫星和4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
北斗二号系统增加无源定位体制,用户不用自己发射信号,仅靠接收信号就能定位,解决用户容量限制,满足高动态需求,不仅能服务大陆,还拓展到亚太地区,替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第三阶段,北斗三号系统于2009年建设启动。直至2020年,已经完成全球组网,卫星与卫星间的「星链」,暂时解决全球组网需要各地布点的困难。
北斗三号为全球用户提供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和国际搜救等服务,同时,在大陆及周边地区提供星基增强、地基增强、精密单点定位和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
2023年,大陆再发射三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进一步提升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靠性及定位导航授时、全球短报文通信等服务性能,将为下一代北斗导航卫星技术升级进行相关试验。
据了解,大陆最终目标设定在2035年前,持续建设完善更加广泛、融合及智慧化的综合时空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