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第二季GDP不如预期 分析师开药方:加大政策力度

中国大陆第二季GDP不如预期,分析师开药方:需要加大政策力度,提振内需,扩大有效需求。(新华社)

大陆国家统计局今天(7月15日)公布数据显示,初步核算,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61兆6836亿元(人民币,下同),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0%。其中,第二季GDP同比增长4.7%,增速较第一季放缓0.6个百分点。

据《界面新闻》报导,第二季GDP表现不及预期,数据发布前,界面新闻采集的9家机构预测中值显示,第二季GDP同比增长5.1%。分析师认为,第二季经济数据呈现出外需偏强、内需偏弱,生产端景气度由高到低,出口持续向好,物价有所回暖等特点,「为继续巩固经济稳步恢复的良好态势,需要加大政策力度,提振内需,扩大有效需求。」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界面新闻表示,得益于外需较为强劲,制造业保持高速增长,第二季中国经济整体保持稳定。不过,以居民消费为代表的市场需求在第二季表现较弱,对工业生产和整体经济表现造成一定拖累。

「在2月至6月的政策观察期后,接下来稳增长、稳楼市政策有望持续加码。其中,第三季在政府债券发行明显提速的同时,降息降准窗口有望再度打开。」王青说。

大陆国家统计局也表示,总的来看,上半年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转型升级稳步推进。同时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错综复杂,国内有效需求依然不足,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仍需巩固。

基建投资继续回落

1-6月,大陆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4%,涨幅较前5个月回落0.3个百分点。整个第二季,基建都呈现逐渐「下台阶」的走势。

「第二季基建增速持续回落,除了前期专项债发行节奏偏缓,贵州、天津等12个高负债省市政府投资项目面临严格管控等原因外,还包括近期南方雨涝灾害对基建项目施工有一定影响。」王青说。

据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统计,1-6月,新增地方债累计发行1兆8259亿元,其中,新增专项债发行1兆4935亿元,发行进度为38.3%,明显低于过去五年同期平均59%的水平。

分析师认为,第三季随着地方债、超长期国债发行节奏加快,基建大概率将提速,不过由于地方优质项目缺乏,基建投资上行空间有限。

制造业投资连续三个月放缓

1-6月份,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9.5%,较前5个月放缓0.1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三个月放缓。

对于制造业投资的连续下行,王青表示,主要有四方面的原因。一是,根据东方金诚的测算,去年5月制造业单月投资增速为5.1%,6月升至6.0%,基数擡高会对今年6月制造业投资增速有一定下拉作用。

二是,4月以来南方雨涝灾害较重,这不仅对基建投资影响较大,也可能对一些制造业投资项目建设进度有一定影响。

第三个原因可能更重要。「近期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保持高增,但总体增速呈现较快下行势头。其中,6月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为18.1%,5月末为21.8%,3月末为26.5%。这里面主要是金融『挤水分』,但也可能对有实际需求的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节奏带来一定影响。」王青说。

第四,他指出,近期海外贸易保护主义擡头,可能在短期内对国内制造业投资带来一定影响。

经济学人智库高级分析师徐天辰指出,制造业投资短期内有望继续受益于中游设备制造行业的高景气度,以及设备更新等系列政策的支持。不过,在更长时间维度下,需要关注制造业利润较低的问题,这一现象导致企业投资回报率不足,进而制约后续投资。

房地产投资3月来首次止跌

1-6月份,大陆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滑10.1%,降幅和前5个月持平,止住了3月以来降幅连续扩大的态势。

5月17日,大陆人行联合金融监管总局推出取消全国层面房贷利率政策下限、下调房贷首付款比例和公积金贷款利率、设立保障性住房再贷款等一系列稳楼市政策。此后,北京、上海等重点城市纷纷跟进落实,一二线城市商品房销售开始边际好转。克而瑞数据显示,6月,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均创年内单月新高。

分析师表示,在一线及重点二线城市刚需脉冲式释放后,第三季楼市可能继续处于低位运行状态,加之房企资产负债表压力仍较大,这意味着房地产投资也将继续在低位运行。

经济学人智库高级分析师徐天辰认为,现阶段尚不足以得出地产企稳的结论,主要原因是房企资产负债表依旧面临很大压力,房企「销售下降-财务吃紧-减少拿地投资-无房可卖」的循环仍然存在。

王青指出,5月17日楼市新政密集发布后,从各地执行情况来看,下调首付比、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等措施都已得到较快落实,而最为关键的房贷利率下调幅度普遍仅为0.3-0.4个百分点,这与过去两年的房贷利率平均下调节奏相比没有明显变化,恐不足以有效提振楼市、扭转市场预期。

消费增速创17个月新低

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较5月回落1.7个百分点,创2023年2月以来的最低增速。

五一假期消费需求集中释放后,消费动能有所走弱。今年端午假期出行人次在去年的高基数上继续保持增长,但人均消费为367元,约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0%;「618」大促也较为平淡,据星图监测数据显示,今年「618」期间全网累积销售额为7428亿元,相比2023年的7987亿元小幅下滑。

民生银行在研报中表示,在端午假期和「6•18」销售等拉动下,居民短贷季节性回暖,但受当前消费能力和意愿制约,总体强度不及往年同期。

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指出,当前大陆国内需求不足、微观主体预期不稳和信心不足的问题依旧突出,房价、股市等均未止跌,意味着居民存量财富收缩趋势或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其对消费的负面冲击不容小觑。

徐天辰也表示,对于收入不确定性的担忧使居民消费维持谨慎,预计消费将继续呈现「高价(消费)弱、低价(消费)强」的走势,汽车、金银珠宝等消费品增长可能较为乏力,食品类、日用品类等增速可能较快。提振消费宜放眼长远,关键是通过改革承诺提高居民信心和消费意愿。

6月份,限额以上商品中,同比涨幅最高的分别为粮油食品类、烟酒类、石油制品类,分别增长10.8%、5.2%和4.6%;化妆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汽车类表现较差,同比分别下降14.6%、7.6%和6.2%。

工业生产连续两个月放缓

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较5月回落0.3个百分点,创4月以来最低增速。

分析师表示,6月工作日较去年同期减少2天,加之上年同期基数较高,对今年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造成一定下拉影响。2023年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涨幅较前月加快0.9个百分点。

王青表示,除了工作日的减少,6月官方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的生产指数进一步下行至50.6%,较上月低0.2个百分点,这在很大程度上预示了工业生产走弱的趋势,背后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市场需求边际走弱。

伍超明表示,中美补库存周期共振、国内新动能加快发展、政策继续加力显效,均对工业生产形成支撑,但内外需持续明显改善均具有一定不确定性,尤其是地产需求低迷仍待提振,工业增加值增速或总体维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