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对台打经济战、法律战 学者:中共已非吴下阿蒙
台大政治系副教授蔡季廷(右一)认为,中国的法律战越来越全面完备,与美国有越来越多法律上的解释竞争,「已非吴下阿蒙」。(朱绍圣摄)
大陆宣布对台进行贸易壁垒制裁,首次透过WTO管道通知台湾。政大国关中心研究员陈德升指出,大陆若对台湾产品做出新规范或制裁,或对台湾产业及中下阶层造成冲击。台大政治系副教授蔡季廷则认为,从此可以看出中国的法律战越来越全面完备,北京利用其市场的强大力量掌握更多主控权,与美国有越来越多法律上的解释竞争,「已非吴下阿蒙」。
政治大学国关中心18日举办「解析蔡英文总统与马英九前总统出访的后续影响」座谈会,陈德升表示,两岸关系从政治、外交和军事等硬的层面在结构上难以改变,张力持续升高;中共也在双英出访后对台实施贸易壁垒调查,且在学术等各种交流上仍有比较大的障碍,双方的认知差距还是很大,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软的层面上也出现结构性变化,两岸关系仍处在不利的格局。
陈德升进一步说,大陆对台湾2455件商品进行贸易壁垒调查,这势必带来3个结果,即两岸政府是否磋商?在当前政治氛围下磋商效果的好坏?及此调查对台湾经济社会的冲击状态。他表示,过去大陆很忌讳向世界贸易组织(WTO)就两岸经贸问题提告,避免凸显主权争议,但如今大陆已通过WTO管道向我方表达诉求,发生改变。
陈德升表示,今年1月起至明年1月,台湾进入「政治敏感期」,大陆是否会对台湾农工产品等做出新规范或选择,又此类相关制裁是否会对台湾国内产业及中下阶层百姓产生事实上的冲击。他认为,中共已经对台启动经济上的手段,过去台湾对大陆经济依存度曾高达43%,目前虽呈现下降趋势,但贸易分散措施始终未落实,或许是两岸互动中较大的风险。
蔡季廷认为,中共的法律战很难全部归因到双英出访,因这需要长时间的酝酿,而双英出访给了中共尝试的机会。譬如说台海中线是否存在等问题,大陆学者和官员对此早有长时间的讨论,而在去年围台军演屡次被提及,实际上是释出了政治讯号与回应,中共未来是否会增加台海海上临检的次数,值得观察。
蔡季廷指出,过去中共制定《反分裂国家法》属国内法,而在近10年乃至两次对台军演,使用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法,更利用国际组织的机制等来强化自身实施贸易制裁的正当性,可以说中国法律战在手段上越来越全面完备。同时,大陆利用其市场的强大力量,在谈判上可以有更多主控权,与美国有越来越多法律上的竞争及各种解释,甚至可利用其他国家的法院干扰台湾及美国,已非吴下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