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互联互通 业界盼扩大跨境融资管道
热门话题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日前喊出要持续深化陆港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上海市政协委员、东亚银行联席行政总裁李民桥近日建议,上海与香港可共同探索扩大跨境人民币融资管道的可行性,在一定额度控制及用款要求下,大陆的银行为香港金融机构提供较低成本人民币资金来源,强化人民币国际融资功能。
潘功胜日前出席「亚洲金融论坛」时曾提及,将围绕深化两地金融市场的互联互通、深化粤港澳大湾区的金融合作、大幅提高国家外汇储备在香港资产配置,以及做大做强香港的离岸人民币枢纽地位等深化陆港金融合作的具体方向。
澎湃新闻报导,在加强上海和香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方面,李民桥指出,应持续研究优化沪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互联互通机制,紧密合作落实已公布的新措施,并探索进一步深化两地证券市场协作。
谈及加强沪港跨境人民币融资合作,李民桥强调,上海金融中心可为境外企业提供人民币资金,香港可担当境内人民币资金与跨国企业融资的仲介角色。
李民桥建议,上海和香港共同探索扩大跨境人民币融资管道的可行性,在一定额度控制及用款要求下,银行为香港金融机构提供较低成本的人民币资金来源,强化人民币的国际融资功能。
李民桥认为,结合上海自贸区的政策优势和市场需求,外资金融机构还可以积极开展金融创新业务,如人民币离岸交易、标准国际化协作等。外资金融机构凭借在国际金融市场广泛网路和丰富经验,可为上海自贸区企业提供全面跨境金融服务,如境外帐户与结算、境外融资等,帮助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除了金融合作,李民桥称,上海和香港都面临老龄化城市挑战,所以存在很大的合作空间。
他建议,上海可以参考香港强积金体系的管理经验,做好养老金融系统化的政策设计,进一步拓宽养老资金来源。两地也可共同研发适合两地市场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两地居民多样化需求。例如,沪港合作拓宽养老金基金的境外投资管道、允许增加海外资产的配置比例等,甚至探索推出全球配置的养老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