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港药品价差巨大!癌女叹差近8倍 香港人兴起「北上深圳」看病
▲香港与中国大陆两地的药价差距巨大。(示意图/路透,下同)
文/中央社
香港与中国大陆去年2月在疫情后全面通关,继「北上消费」成为趋势后,最近也有越来越多港人「北上求医」。香港公立医院等待时间长以及部分药品高价,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1日报导,除了购屋、饮食、娱乐之外,也有愈来愈多香港人选择到深圳「北上求医」。根据深圳市卫健委的资料显示,2023年深圳共为港人提供70万人次的诊疗服务。
报导举例,一名住在香港新界、患有湿疹20多年的女士,今年8月起定期北上到广东深圳的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注射生物制剂,每次出门来回大约3个小时。一样的药物,在香港属于自费药,在深圳注射一次的价格大约是香港价钱的1/3,一年下来可以省下大约10万港币(约新台币41万元)。
报导指出,同一间药厂、同一种药物,在香港及中国大陆的价钱往往相差几倍以上。根据香港医务卫生局的说法,由于香港与大陆属两个不同关税区,有各自的海关制度,故无法统一采购药物。
此外,香港公立医院排队轮候时间长、私立医院的收费昂贵,也是其中一个促使港人选择到深圳求医的诱因。
报导中另一个例子,是2022年确诊为肺腺癌第4期的英姐。她一开始是服用在香港已加入药物名册、并成为专用药物的第一代标靶药,故当时不需要花大钱。但服用大约一年之后,她的身体开始出现抗药性,需要转为服用自费的第三代标靶药。
今年初开始,英姐的女儿带着她开始到港大深圳医院买药,目前大概每个月需要到深圳一次,价格约人民币5000元(约新台币2万2500元),与她在香港自费的价钱相差接近8倍。
报导引述研究医疗经济的香港理工大学专业及持续教育学院院长阮博文说,香港与中国大陆两地的药价差距巨大,主要是药厂的同一款制药在全球定价都不一样,特别是在一些高收入的国家,定价会高很多,目的是收回研发时的费用,而在人口较多、单一买家的国家,采购的议价能力也会相对较高。
针对港人北上求医的现象,也有一些中国大陆网友表示:「希望香港人别来占内地医疗资源」、「还是有大把香港人看不起内地,疫情时不愿接受内地医护援助。」
报导也提示了可能的法律风险。港人如果在香港求诊遇上医疗事故,可向香港医务委员会进行投诉并且追究责任,相关个案会在医委会进行诉讼及纪律研讯。若香港居民在中国大陆求诊时遇上医疗上的纠纷或事故,有可能出现「求助无门」的情况。
而根据深圳卫健委的说法,当遇上医疗事故,若涉及各区属医疗机构,可向辖区卫生健康局咨询申请;如果涉及市属及其他相关医疗机构,可带备身分证、病历等相关资料,向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或深圳市医学会提出申请。
阮博文认为,如果香港的医疗状况没有改善的话,会令愈来愈人选择北上求医,「这个趋势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