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先登月背 陆嫦娥4号秘密武器揭晓

嫦娥四号着陆器1月度过第一个月夜周期,并测得月球背面最低温达摄氏零下190度的画面。(中新社)

中国大陆「嫦娥四号」领先美国,率先登陆月背,引发举世关注。而这次任务之所以能顺利完成,主要是靠它的关键秘密武器--7500N变推力发动机。「嫦娥四号」能在太空随心所欲,调降动力、减速调姿、悬停避障,或加足马力行进,全靠这神器。

据《西安日报》2月17日报导,负责研制变推力发动机的,就是位于西安的中国航太科技集团六院。

事实上,这款发动机最初是安装在「嫦娥三号」上。而「嫦娥三号」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登陆月球表面的探测器。为了一圆探月梦,航太六院研发出这款具备深度节流能力,能够实现多种推力工况的发动机。

而「嫦娥四号」要领先全球,率先登陆月球背面,环境更复杂,对发动机的要求也更严。除了使用寿命更长外,衡量发动机性能的指标「比冲」,也从原来的308秒提高为310秒。

虽然涂层和2秒的差距看来不起眼,但六院变推力研制团队在产品的品质复查单上,200多根导管、400多条焊缝管路,还有400多处螺钉的连接,都要巨细靡遗地处理。为了使运动元件配合更准确,研制团队把零件加工精度提高为0.005毫米。

其实早在2006年时,六院已负责着手研发这款发动机。在既缺乏经验,又没有材料的状况下,他们决定自主创新,研发自制变推力发动机,解决「嫦娥三号」的动力问题。更棘手的是,按照计划,发动机必须5年内完成交付。

变推力发动机主任设计师兰晓辉在接到研制任务之前,便长年从事运载火箭3级发动机2次启动研制工作。外人看来,高空发动机与变推力发动机拥有多次启动,以及高工况工作的共同点。但从专业角度来说,它们一个是固定推力、一个是变推力。而在结构设计方面,一个是固定部件、一个是活动部件,其间有天壤之别。

在产品改进的同时,他们开发了发动机性能模拟计算、热环境模拟试验等软体,加速研制进度,不仅成功实现了研制,还省了一笔不小的研制经费。

2008年4月,600秒长时间变推力发动机可靠性试车成功,显示关键技术获得全面突破,转入工程研制。然而,为了因应探测器设计要求,他们必须在发动机周围以隔热的方式,进行热防护。这意味推力室壁的耐高温能力要强,还要尽量让燃烧室降低温度,提高燃烧效率,两者几乎是背道而驰。但兰晓辉带领团队提出了创新的冷却方式,圆满解决了这一难题。

2011年底,7500N变推力发动机连续8台可靠性试车全部成功。继「嫦娥三号」探月5年之后,「嫦娥四号」借由7500N变推力发动机,写下大陆领先全球登陆月背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