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魄到想跟鬼住 林彦伶「墓地捡砖块」重整百年古厝

▲已修复的部分郑家古厝。(图/记者赖于榛摄

记者赖于榛/苗栗报导

「东里家风」百年古厝总干事林彦伶14年前「落魄到想跟鬼住」,恰好在苗栗看到30年来几乎没有人住,可以说是残破不堪的郑家古厝,兴起了修复的念头,找到屋主后一拍即合,意外重整了百年古厝,还带来了社区繁荣,「在人生最落魄的情况下经过古厝。穷鬼人家最怕,跟鬼住在一起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位在苗栗县苑里镇苑坑里的郑家古厝,已超过140年历史,但古厝年久失修,几乎没有人烟,林彦伶在人生最落魄的时候,遇见了郑家古厝,惺惺相惜,她决定竭力修复,还跟屋主交涉,10多年来的努力也让政府看见,列名为环境教育设施环保署环境检验所副所长李建育、苗栗县政府环保局副局长华盛20日与林彦伶一同叠「土角」,支持「东里家风」的修复计划(上图)。

「穷鬼人家最怕,跟鬼住在一起应该是没有问题的」,林彦伶说,承租后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钱,原先的同行友人花光积蓄后不愿再继续支持,接下来她只好成立协会,找寻志工一起重建古厝,因为太穷,就到处寻觅其他古厝不要的门窗梁柱,「早上去要,晚上去拿,好像小偷」,甚至还到墓地捡拾没人使用的砖块,「我有掷杯得到允许。」

▲「东里家风」百年古厝总干事林彦伶。

老天爷很照顾我们,整理的过程,很多志工进来了!」林彦伶和志工们努力了10多年,郑家第六代郑基炀也从旁协助,终于成功用古法「土角」等方式修复古厝,并在其中照顾6位弱势居民,协助他们简单的生活自理,更引来台湾偶像剧乡土剧拍摄取景,部分厢房还成功申请为合格民宿

林彦伶说,目前「东里家风」支薪聘请多达23位的员工,负责煮饭打扫与替游客导览解说,社区的小贩进驻也不收场地费,希望能慢慢演变成社会企业,不靠外界协助,「高龄者可以二度就业,古迹也能延续,还能吸引年轻人回流,像是郑家古厝的年轻人就打算回来开咖啡厅。」

▲东里家风志工示范制作「土角」。

北部地区同样被列为环境教育设施的民间设施,还包括桃园龙潭区的三和社区以及连续3年获得「环保小学堂」的苗栗苑里镇山柑社区。其中三和社区在民国101年就通过行政院环保署「环境教育场所」的认证,是全国第一个通过认证的农村再生社区,其中推手是10年前返乡的三和里长谢金棋

民国88年中华映管和友达光电在霄里溪的上游盖了LCD面板制造厂,并排出废水,引起当时三和村居民与三水村、新竹县新埔镇站在同一阵线抗争,谢金棋说,在历经抗争与协调后,中华映管和友达光电已决定让厂区的废水零排放,今年就会开始实施,也让三和社区成为难得能和企业共生的社区。推动三和社区变身为环境教育场所,谢金棋强调,最重要的是「减法概念」,不需要东西不浪费,强调要什么就手作,包括茶杯、小板凳,吃什么就自己种,以农村生活、生产、生态「三生」为基础,改善社区环境,并为了环保永续将逐渐减少塑料的使用,他笑着说,整个三和社区2300个人像是个小台湾,绝对能够自给自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