騾子負重爬峨眉山 網心疼鳴不平…景區:限重150斤

峨眉山骡子负重爬山,不少网友心疼鸣不平,说「仿佛看到自己」。(取材自封面新闻)

峨眉山骡子负重爬山视频引发热议,不少网友为骡子「鸣不平」表达心疼,也有网友说「仿佛看到了我自己,这不就是镜子吗?」景区管委会随后介入调查表示,「每头骡子单次运输不得超过150斤(75公斤)」。

封面新闻、极目新闻报导,5月初,多则「峨眉山骡子负重爬山」视频在网路传播,引发关注。网友称「这哪是骡子啊,这不是镜子吗」、「在牠身上看到了劳动者的身影」;当地网友说,山上交通不便,以前都是人背,后来才有了骡子队,骡子是家里的宝贝,村民不敢让牠受伤的,受伤了就挣不到钱,「虽然每次看到确实于心不忍,可这也是牠存在的价值,不是吗?」

峨眉山景区管委会表示,视频中的骡子是村民饲养的家畜,主要用于驮运生活物资。网路上一张骡子因负重致膝盖、眼角出血的图片,不是在峨眉山拍的,「视频中的骡子目前健康状况良好。」景区还说,已加强管理,对骡子运货限重,「单次运输不得超过150斤」,由于畜力运输已在峨眉山持续千年,现阶段难弃用。

面对限重,峨眉山万年村骡队牵头人老金(化名)十分赞成。从事骡队运输22年的他说,「之前的视频其实被误解了,骡子是我们的重要运输工具,甚至可以说是我们的宝贝,壮年骡子驮个200斤完全没问题,景区限重150斤,也很合理」。

景区说,曾研究过无人机运输、地轨运输等方式,但很明显短期内不可能实现,景区步行登山道地势陡峭,车辆无法驶入,也无运输机械,「等研究好办法后,按新的办法处理」。

报导说,在峨眉山从事运输的还有背夫,与泰山挑夫、重庆棒棒类似的地方性职业,始于公元141年;近年随着峨眉山建设需求改变,峨眉山背夫部分转为骡队运输。

极目新闻评论,一些网友固然为骡子「鸣不平」,也要看到背后替代、减轻了人力负担。例如游客碰到万年寺上方的观心坡,其左右为悬崖,是峨眉山著名险坡之一,被当地人称为「十里长坡」,如此地理环境,用骡子运输是不得已为之,总比靠人力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