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宏优势不再? 法国总统大选结果难预测

5年一度的法国大选将于10日首轮投票,这场大选笼罩在欧洲二战结束后最大的战争阴影下,使得选战的媒体和舆论空间皆史无前例地被国际政治议题主导。

俄罗斯2月24日入侵乌克兰,3月初欧洲陷入动荡不安,各成员国对制裁俄国的口径也未一致。

这时,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一边和俄罗斯总统蒲亭(Vladimir Putin)保持联系,一边在欧洲联盟(EU)谴责俄国攻击并呼吁经济制裁,同时与华府、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及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协调。

作为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的元首,双重领袖身分的光环提供马克宏穿针引线的重要角色与地位,他也积极回应。

俄罗斯受选民千夫所指的情况下,马克宏的三大竞争者都因过去与蒲亭的交情与亲俄言论被翻出而饱受批评。极右派参选人泽穆尔(Eric Zemmour)就因曾强调俄罗斯不会进犯乌克兰而惨遭打脸,加上反对接收乌国难民的逆风发言,导致民调一周蒸发3个百分点。

因此,投票日之前一个月,受惠于「旗聚效应」,即面临战争或重大危机时,国家领袖能在短时间内收获极高支持,对内政的批判也因舆论焦点转移而减少,马克宏支持度一度飙升逾33%,把极右派领袖雷朋(Marine Le Pen)的15%狠甩在后。

另外,战争也凸显欧盟团结与防御主权的重要性。马克宏自2017年上任以来,便不断强调需要打造欧洲的战略与防御自主以维护和平,完全呼应当前欧盟立场,获得多数选民认同。

法国国际关系研究所(IFRI)亚洲研究中心主任朱利安(Marc Julienne)向中央社表示,相较于过去立场亲俄的主要竞争者,马克宏的确受益于俄乌战争。「马克宏透过积极支持乌克兰,同时不放弃与蒲亭对话谈判而再次展现他的国际声望。」

朱利安提及,传统左派社会党(PS)与传统右派共和人党(LR)在法国政坛的边缘化同样是造成马克宏优势地位的原因之一。

这次选战中,右派前总统沙柯吉(Nicolas Sarkozy)接棒人波克瑞斯目前民调排名第四,支持度徘徊在10%;左派前总统欧兰德(François Hollande)后继者巴黎市长伊达戈(Anne Hidalgo)更惨,仅有2%的支持度。

朱利安分析,自诩结合左右派的马克宏成了传统政治势力唯一有望的候选人,紧跟其后的则是极右派雷朋与激进左派梅兰雄(Jean-Luc Mélenchon)。

法国策略研究基金会(FRS)研究员波恩达兹(Antoine Bondaz)表示,尽管马克宏政绩颇佳,改善了失业率等选民最关切的议题,且国际危机也给予他其余候选人没有的特别声量,「但这场选举真的很不一样」。

随着旗聚效应减弱、舆论对战争的疲乏趋势,加上与政府「合作密切」的顾问公司麦肯锡(McKinsey & Company)爆出10年未缴企业税的消息,都使马克宏原本相对稳固的领先优势开始动摇。

3月底,马克宏民调已见下滑,而对手雷朋却气势看涨,两人支持度差距从3月初各家民调的14到18个百分点,被拉近至大选前的3.5到5个百分点。

乌克兰布查镇(Bucha)4月初传出的骇人暴行,更显得马克宏先前投入精力与蒲亭的多次通话像是白忙一场,毫无帮助。

因此,各界认为,尽管首轮几乎可以确定将由马克宏和雷朋出线,但选举的最终结果将非常难以预测,尤其雷朋在第二轮投票中可能获得预料之外的选票。根据民调显示,雷朋第二轮支持度45到48%之间,为史上最高。

朱利安认为应对结果保持谨慎,因为雷朋「第二轮可能吸引大批来自极右派以及对于政绩失望的选民,导致意外发生」。

波恩达兹也分析,雷朋在第二轮中也可能会获得极左派不满马克宏的选票,「因为她回应了许多法国人关切的购买力、安全与移民议题」。他指出选举结果将比预期的更难以确定,就连首轮投票也可能发生意外。

此外,投票率也是不确定因素之一。根据世界报(Le Monde)6日公布的最新民调,69%受访者确定会去投票、11%可能会去投票;换言之,有20%的受访者大概不会投票。

其中18到24岁的选民仅有53%表示会去投票。政治学者胡关(Olivier Rouquan)忧心表示:「部分年轻选民已经与代议制民主脱离,不只是政党和候选人,而是投票制度本身。」

上届大选首轮投票,22.3%的选民弃权不投。法国媒体表示,这项纪录今年有可能被超越。(编辑:郭中翰)111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