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定科技强国建设目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50个项目和12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其中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9项,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授予10名外国专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这次大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科技盛会。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有力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战略高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墨子”传信、“神舟”飞天、“北斗”组网、“嫦娥”探月、“蛟龙”入海、“天眼”巡空……无人、载人潜水器实现谱系化发展。高性能装备智能机器人、激光制造等技术推动“中国制造”迈向更高水平。国产大飞机C919、国产大型邮轮、外贸“新三样”成为中国制造的新名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特高压输电走在世界前列。

基础前沿研究实现新突破,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物质科学、空间科学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微分几何学两大核心猜想被成功证明,化学小分子诱导人体细胞实现重编程,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淀粉实现“技术造物”。量子计算机“九章三号”只需百万分之一秒,就能求解现有超算200亿年才能解出的特定数学问题。

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超过3.3万亿元,是2012年的3.2倍,居世界第二位;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64%;研发人员全时当量居世界第一。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报告显示,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3年的第12位。

英国知名杂志《经济学人》甚至这样说:“从前美国那些科技公司的老板,想要看看世界最前沿的科技,只要推开门就行了,现在他们还得飞去中国一趟才算看全了。”

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建成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研发体系和工业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我们还必须看到,我国过去发展主要靠引进上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基本是利用国外技术,早期是二手技术,后期是同步技术,这是特定时期不得不为之的跟随战略。进入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由于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存在短板,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比如我国钢铁年产量超过世界总产量一半,却仍生产不出某些特种钢材,高性能飞机发动机依赖他国,生物医药、医疗设备等领域发展滞后问题突出……如果关键核心技术被封锁,我们必将面临“卡脖子”的困境。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强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和发展主动权。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组织科技攻关,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要在事关发展全局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核心领域,前瞻部署一批战略性、储备性技术研发项目,瞄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针对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先进材料、科研仪器、核心种源等瓶颈制约,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科技创新,培育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科技自立自强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生存问题。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要战场。要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推动科技创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队伍体系化协同化,优化配置创新资源。要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充分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通过市场需求引导创新资源有效配置,形成推进科技创新的强大合力。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生物安全、外层空间利用等全球问题,不是一国之力可以解决的。要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作用,牵头组织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支持各国科研人员联合攻关。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同世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让科技造福全人类。(田赟宗)

来源:中国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