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律师感谢杭州网友:令人难以置信!

此前,我们报道了一名美国律师埃迪花了两三年时间寻找自己奶奶一位中国故友的故事。在多方朋友的帮助下,都市快报帮助埃迪寻找奶奶故友金伯铭,有了实质性的进展。

我们了解到金伯铭有三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还联系上了金伯铭的外甥金老伯,并听他讲述了金伯铭的故事。随后我们辗转联系上了金伯铭的小女儿,她曾经去过自己父亲留学的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校区寻访。同时金伯铭的小女儿还表示,有机会可以和埃迪见面聊聊。

图为埃迪奶奶与中国男子的合影

埃迪得知了这些消息后非常激动,他非常感谢杭州网友的热情。埃迪对记者表示:“中国网友,尤其是杭州网友的反应令人难以置信,詹青云发布了那条微博之后,我在网上碰见了许多很棒的人,他们花了很多时间提供有关金伯铭和他的家人的信息和文件。我学到了很多,这让我多了很多文章、照片和其他线索要研究。我真的很感激一些杭州的网友和我分享他们的个人经历,他们有亲戚认识金伯铭的家人,这些对于我来说非常有帮助,让我更好的了解金伯铭,以及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杭州是什么样子。”

其实埃迪向记者透露,自己原本对于继续找到更多的关于金伯铭的资料并没有太大的希望,没想到的是,居然收获了这么多。

图为金伯铭照片

欣喜之余,埃迪也感叹说:“我觉得我感受到的最大特点是看到中国网友在做研究和提供帮助方面有多么出色,多亏了他们的帮助,我才得以收集了更多的新信息。我得到的一切新信息,让我感到难以置信,我很期待和金伯铭的后代们沟通。”

当得知金伯铭的小女儿愿意在美国和他见面聊聊之后,埃迪的反应非常直接:“我非常想和金伯铭的小女儿聊聊,我很期待。”

在和记者聊起这次会面时,埃迪还表示,自己目前还在日本工作,不过下个月(11月)就会回美国。到时候不管有多忙,只要对方有时间,自己还是会去和金伯铭的后人见面。

金伯铭的小女儿曾经去过自己父亲留学的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校区寻访

埃迪在看了金伯铭小女儿提供的密歇根大学的照片时,还表示这两张照片是密歇根学生联盟(Michigan Union)的大楼,是密歇根大学最主要的学生活动/娱乐建筑。埃迪表示,自己的奶奶和金伯铭1933年5月组织了一个国际学生会议,会议就是在这个大楼里举行的。

埃迪展示奶奶的合影

同时,埃迪向都市快报也表达了感谢,他会将这些新的信息和我们的报纸提供给当地的历史图书馆作为档案保存。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翁汉俊

编辑 成嘉怡

审核 罗祎 王晨郁

此前报道

金伯铭找到了!34年前去世,在杭州叶落归根,子女在国外看到快报报道很高兴

10月6日,《奇葩说》第六季年度冠军詹青云在微博上发帖,讲美国同事埃迪花了两三年寻找奶奶一位中国故友的故事。埃迪的奶奶叫维罗妮卡(Veronica),1992年去世。在整理老人遗物时,埃迪发现了一张拍摄于1933年的老照片,背景是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校区。照片上三女一男站成一排,维罗妮卡边上站着一个中国年轻男子,照片背面维罗妮卡写了一个名字:“Benjamin King”。

在多方朋友的帮助下,埃迪进一步发现,“Benjamin King”对应的中国名字叫金伯铭。为了找到金伯铭,埃迪曾特地赶到杭州和上海寻访。都市快报记者知道后,也一起帮助寻找金伯铭。(早前报道:《》)

《都市快报》和橙柿互动的报道,引起了很多读者和网友的热烈评论,还有人提供了十分宝贵的寻找线索。

“看到好珍贵的照片,好感人的故事。”

“穿越时空的情感。”

“优秀的家庭一家人都优秀。”

“希望这感人的美好故事有更多令人惊喜的后续!”

这些天,在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下,寻找金伯铭有了实质性进展。

金伯铭有三个姐姐两个妹妹一个弟弟

经过寻访,记者在杭州找到了金伯铭的外甥金老伯。

“我从小就和金伯铭生活在一起。”金老伯今年83岁,是老牌大学生,读的工科,是资深高级工程师,从事工业设计工作。金老伯从小就跟着金伯铭一起生活,两人情同父子,金老伯管金伯铭叫“阿爸”。

金老伯仔细看了《都市快报》的报道,“基本情况是准确的,金家当时地址是马市街8号。” 经过城市变迁,现在的“马市街8号”是一家酸奶店门牌号,不是当年金家所在地。

金伯铭有三个姐姐、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其中金启静是大姐,另外两个姐姐是金耐先、金慧敏,两个妹妹叫金懿瑗和金明霞,弟弟叫金启寿。金伯铭的兄弟姐妹都已先后去世。

右为金耐先,左为金慧敏

1926年,金伯铭19岁,去沪江大学读书前,曾去杭州的“留芳照相馆”拍了照片,留给从小带他的奶妈做纪念。

“留芳照相馆”是杭州一家老字号照相馆,地址是仁和路87号,是余有生创办的。余有生是余寅初儿子,清末,余寅初创办了“二我轩”照相馆,是杭州最早一家老字号照相馆。

金伯铭19岁时,去沪江大学读书前在杭州老字号“留芳”照相馆留念

金伯铭的子女看到快报报道很高兴

金伯铭是长子,也是孝子,当年出国留学,他的奶奶很思念孙子,每次说起孙子都会哭,盼着孙子早日回国。为了安抚奶奶,1934年,金伯铭在密歇根大学毕业后就回国了。当时没有航班,出国和回国都是坐的客轮,在海上辗转要一个月。

金伯铭回上海后,开始找工作,1935年7月,入职上海浙江地方银行任襄理(注:襄理相当于现在的经理助理,1939年,金伯铭“跳槽”到上海浙江兴业银行工作)。生活稳定后,金伯铭把家安在岳阳路上,岳阳路属于旧上海的“法租界”,现在,是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街道之一。

金伯铭的三个姐姐都曾留学日本,大姐和二姐学画画,三姐金慧敏学医。金老伯记得,从小,大姨金启静很疼爱他,带他出去看画展,金启静师从刘海粟,有时,家里做了点心,大姨就让他给刘海粟送过去。

从右到左依次为:金启静、金耐先、金伯铭

金伯铭后与北京望族王家千金、当年震旦大学的高才生王登龢(读hé)结婚,两人一直相伴到老。金伯铭生有三个子女,他们先后去了加拿大和美国学习、工作,在那里定居。

小女儿在美国从事医学研究,前两年,她还去了父亲曾读过的密歇根大学安娜堡校区寻访,拍下了校园风景。金伯铭子女看到金老伯转发的快报报道后,为有人有心地记录他们的父亲生平感到高兴。小女儿很感谢埃迪有心的寻访,说有机会的话,他们可以在美国见面。

金伯铭逝于1990年

在杭州叶落归根

据了解,金伯铭的父亲金元达生前一直生活在杭州。

1949年,金元达在杭州去世,金伯铭和弟弟闻讯后,从上海坐了十多个小时火车赶回杭州,料理老人后事,随后把母亲接去身边照顾。金伯铭的弟弟在北京工作,老人晚年时,随两个儿子生活,有时居住在北京,有时居住在上海,1964年夏天,老人在上海去世。

上海解放后,上海金融市场进入新旧转型,金伯铭没有继续在银行工作,在一家企业负责管理等工作。特殊时期,老人吃过不少苦,在金老伯回忆中,老人依然很乐观,只是话变少了。

金老伯说,退休后的金伯铭喜欢去公园散步,种点花草,看书看报,有时老人会去参加当年一起留学的老同学联谊会,和老朋友见见面。“他很喜欢喝清咖啡,一天要喝上几杯,每天早上起来,他就给自己煮咖啡。”

金伯铭生前老朋友朱博泉,是上海近代著名金融家、中国金融界泰斗级人物,两人不仅是沪江大学校友,还是亲戚。金伯铭的母亲和朱博泉的母亲都出自杭州名门望族、横河桥许家。

1990年夏天,金伯铭生病住院时,金老伯去看他,“他抱着我就哭了。”老人的三个子女当时在国外,一时赶不回来,没见到最后一面,成了子女的遗憾。老人1990年去世,享年83岁。

“追悼会是单位主持的,很隆重,来了很多阿爸的老友。”金老伯说,老人骨灰由老伴送到杭州,安葬于龙驹坞,叶落归根。从时间线看,两年后,埃迪的奶奶也去世了,从目前了解的情况看,两位老人在1934年分别后,就失去了联系。

1998年,金伯铭的老伴也去世了,她生前在上海一所中学教书,桃李满天下。

2008年,金伯铭百年诞辰,金家后人相聚,因金伯铭的好友都已作古,邀请了金伯铭老伴生前同事,一起纪念两位老人。

金伯铭的大姐金启静在杭州去世

10月12日快报报道后,有读者留言:金伯铭的大姐金启静的儿子朱德天现在生活在上海。

朱德天,与杭州有着深厚的渊源,1934年,他出生于杭州龙翔里三弄2号,如今已经90岁了,生活在上海;他还多次向杭州捐赠父亲朱孔阳生前收藏物品。

快报记者辗转联系到朱德天,老人正在住院,他不顾身体不适,热心地帮我们回忆关于金家的点滴情况。

朱德天老伯说,1966年,在老朋友的撮合下,父亲朱孔阳和金启静结婚,成为晚年伴侣,“两人志趣相投,笔墨交流,互相切磋,相得益彰,感情日洽。”

1981年年初,金启静来杭州朋友家小住时,生病去世,安葬于灵隐寺后面的龙门山。金老伯回忆,那段时间,杭州天气很冷,大姨可能因此突发疾病,他凌晨赶过去,抱着她把她送到浙二医院救治,老人最后还是走了。5年后,朱孔阳也走了。

朱孔阳(1892-1986),出生在上海松江,是著名的金石书画家和文物鉴赏家,与刘海粟、高络园并称“沪上海陆(络)空(孔)”。他在之江大学读书时,和郁达夫住一个寝室,睡上下铺。

图为朱孔阳

向杭州捐出李叔同《断食日志》手稿

2007年7月,虎跑公园李叔同纪念馆修缮完成,杭州市园文局钱江管理处向社会征集李叔同的《断食日志》真迹线索。

2010年是李叔同(弘一法师)130周年诞辰,朱德天捐赠了父亲珍藏多年、李叔同写的《断食日志》,如今,这部李叔同的手稿成了杭州虎跑李叔同纪念馆镇馆之宝。

李叔同手稿《断食日记》封面

《断食日志》记载了李叔同从1916年12月25日至1917年1月11日,在虎跑断食18天的经历。

断食,中医上叫辟谷,“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也就是基本不吃东西,以清除肠里的秽气。不过在这18天里,李叔同也不是绝对断食,而是阶段性的。前期几天,先试探性地慢慢减少食物。接着,正式断食,只靠喝水来维持。后面几天,再慢慢恢复饮食。断食的每一天,李叔同是怎样做的,在生理上、心理上又有怎样的变化,从日志的片段里也可以看出一二:

“十二月一日,晴,微风。断食前期第一日。疾稍愈,七时半起床。是日午十一时食粥二盂,紫苏叶二片,豆腐三小方。晚五时食粥二盂,紫苏叶二片,梅一枚……

“八日,阴,大风,寒,午后时露日光。断食正期第三日。十时起床。五时醒,气体至佳,如前数日之心跳头晕等皆无……是日食欲稍动,有时觉饥,并默想各种食物之种类及其滋味……

“十六日,晴。断食后期第四日。七时半起床。晨饮红茶一杯,食藕粉芋。午食薄粥三盂,青菜芋大半碗,极美。有生以来不知菜芋之味如是也……”

断食结束后,李叔同整理装订成一册手稿。随后,手稿辗转为章太炎的堂弟章劲宇收藏,章劲宇是有名的收藏家,西泠印社社员。

李叔同手稿《断食日记》内页,藏书印为章劲宇所留

1965年,已经在上海中医医史博物馆工作的朱孔阳发现了流入民间的这部手稿,毫不犹豫花300元买了下来。当时他一个月工资才90元。

收藏家父亲生前说过8个字:

物归原主 物得其所

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朱德天向杭州博物馆捐赠了一只抗战时期的药箱,这只药箱背后,是一段杭州抗战史。

朱德天捐赠父亲收藏的红色皮质药箱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开始。大批难民不断向杭州涌来,还有不少伤兵被运送到杭州。时任杭州基督教青年会代总干事、杭州红十字会会长的朱孔阳,联系组建了难民收容所,收容所提供食宿衣被,组织医护人员巡回医疗,又想方设法把难民安全转移到丽水、东阳、金华和江西、上海等地。朱孔阳

又联系了当时的灵隐寺住持却非法师,在灵隐寺搭建临时病房,号召市民和医生来协助。灵隐寺的这个临时伤兵医院前后接收和治疗了上千名抗日将士。1937年12月底日军侵入杭州城区前夕,临时医院撤走时,前来支援的医生留下了3只红色皮质的药箱,朱孔阳把3只药箱带回上海。

除了捐赠给杭州这只,另外两只药箱,朱德天先后捐赠给了上海历史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

朱德天还曾向杭州博物馆捐赠过父亲收藏的雷峰塔藏经砖制成的砚台等珍贵物品。“我父亲生前说了8个字,所有他收藏的文物,最后都要‘物归原主、物得其所’。”

朱孔阳生前也向岳庙捐赠了一段珍藏了半个世纪的“精忠柏”(硅化木),曾被清代大学士、著作家阮元收藏,抗战时期,朱孔阳花十几根金条买了下来。

朱德天曾在山西人民广播电台任编辑、记者,他托人给记者发来短信:“都市快报的同志辛苦了!谢谢你们的执着和认真!——一个61年前的你们的同行朱德天。”

方女士:

金伯铭的两个姐姐

都是我爷爷的故友

在南宋官窑博物馆工作的方忆女士看了报道后,告诉记者说:“金耐先和金启静,我爷爷方干民都认识。”

方忆的爷爷方干民生于1906年,1984年去世,享年78岁,生前是浙江美术学院(注: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因为正在为爷爷整理生平的文献资料,方忆发现爷爷曾在自己笔记里提到过金耐先和金启静。

“1929年9月,爷爷刚刚从法国留学回到上海,参加了艺苑美术社举办的首届美术展。其间,爷爷偶遇了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下称上海美专)的旧识金启静女士,她妹妹也是爷爷在上海美专的同学。”

方干民出身书香门第,祖籍温岭,父亲方乐曾是清朝年间贡生。方干民在杭州安定学堂(注:现在的杭州第七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美专学习油画。由此,方干民和金耐先、金启静相识。方干民曾回忆说,金耐先是自己的初恋。

当时的《图画时报》刊登了方干民留法信息

方干民在上海美专学了一年后,去法国留学学画,当时的《图画时报》还刊登了他的留学照片。1929年回国后,在上海新华艺专、上海美专等学校执教。1930年,方干民到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注:中国美术学院前身,1929年由“国立艺术院”更名为“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任西画教授,朱德群、吴冠中、闵希文、赵无极等很多著名画家都曾是他的学生。

方忆的奶奶叫苏爱兰,是民国时期女作家苏雪林的堂妹,她也曾留学法国,留学回来时,当时的《上海画报》头版刊登了她学成归国的信息。

当时的《上海画报》头版刊登苏爱兰留学回国信息

方干民晚年很珍惜剩余不多的创作时间。在方忆的记忆中,爷爷一直待在画室里画画,“去世时还握着画笔。”

方忆记得老人去世那天——1984年1月19日。当时没有电话,家里的保姆找到她学校,告诉她爷爷吐血了,“我学校离家最近,我打120叫救护车,又打电话通知爸爸妈妈,救护车来了,爷爷已经不行了。”方忆还记得,那天下着雪。

我们也把寻访到的关于金伯铭的信息,第一时间告诉了远在美国的埃迪,截至昨晚虽然还没收到回复,但想必他知道后,一定会非常开心。

人们常说,一个家庭就像一棵树,父母是根,子孙是枝干,随着岁月,树慢慢长大,家族里的一个个家庭组成了一片森林。

这次从一张照片、一个名字开始的全网接力寻访,让我们拾起遗落在历史长河的点点滴滴,像拼图一样,拼起了一个时代,也让我们有机会走近一百多年前的先辈,了解他们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