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越来越像大陆的翻版
(图/路透)
在国际经贸方面,美国以往批判中国最严厉的事项之一是政府大量补贴企业,以低价产品获取市场占有率,从事不公平贸易行为。美国贸易代表署本月向国会提出的年度报告再度指出,大陆无视WTO的自由贸易精神,以补贴与监管模式打压外企的竞争力、扶植本土企业。可是观察美国政府最近的作为,越来越像大陆,采用补贴等措施促进投资的作法,与大陆相较并不遑多让。
去年美国众议院通过《重建更美好未来法案》,将在立法生效后的前5年,对购买美国工会所生产电动车的消费者提供7500美元的补贴。当该法案送交参议院表决时,引发加拿大和墨西哥不满,扬言若不排除此条款,将对美国展开贸易报复。去年12月美国媒体报导,鸿海集团在威州拉辛郡厂获得2880万美元的地方政府租税补贴。可见美国的补贴和大陆一样,来自中央和地方都有。
去年2月拜登签署行政命令,针对半导体、高容量电动车电池、医药与稀土等4大关键产品供应链展开为期100天的评估。到了6月,白宫公布评估报告,将美国供应链脆弱易遭受伤害归诸于:美国制造能量不足、私有市场的不重奖励与短期主义、盟友及竞争国家采行补贴等产业政策、全球供应来源地理集中,以及国际合作协调欠缺等五大因素。
针对该等问题,报告提出了6大策略性措施的建议,包括:建立自己的生产与创新能力、支持投资于工人、价值永续及提升品质的市场发展、发挥政府作为采购者与关键货品投资者的角色、强化国际贸易规则,包括贸易执法机制、与盟友合作降低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建立疫情中重启经济所需的供应链监视机制等。但基本上,其重点摆在建立自己的生产与创新能力,采行的措施有租税奖励产业与消费者、融资、政府采购、投资于研发与制造等补贴。
综观整本报告可说是先射箭再画靶,先有了政府想要采行或正在推进的政策,再藉这评估报告找出合理化的立足点。例如有了这本报告,美国众议院通过《2022年美国竞争法案》,为半导体产业提供520亿美元的补助有了依据;拜登总统于去年签署「购买美国货」的行政命令也有了具体理由。
其实该评估报告可以说是七拼八凑,甚多是采用各智库既有的研究。例如为了找到可以补贴产业界的依据,夸大台湾、韩国和新加坡等对半导体业者的补贴,并举台湾为例,宣称除了研发投资及其他奖励,对半导体生产设施提供了土地成本50%、建厂与设施45%、半导体制造设备25%的奖励,完全是荒诞不经。
任何产业,即使是其上下游,甚至是在不同发展阶段,都有其产业特质,产业发展必须结合产业特质和内外在发展环境、当地禀赋要件,及企业家精神等诸多要素才能成功,单靠政府补贴、保护等政策性措施都只是在误用资源、破坏产业整体发展。
去年美国彼德逊国际经济研究院发表了《从美国半世纪产业政策学得的经验》研究报告,结论是:除了对研发的支持,贸易措施、政府补贴等政策对其产业提升全球竞争力、以合理成本创造就业等评估指标都是失败的。美国不从产业发展环境去自我检讨为何制造业长久以来逐步流失,却把责任归诸他国的补贴、不公平贸易,东施效颦翻版中国大陆的作法,和大陆又有何差别?
面对以美国为首引发的国际对抗情势,产业发展环境丕变,政府必须改变产业发展思维,从以台商回台投资为主,转化为以台湾作为产业全球化的营运总部,在政策法规方面进行重大调整。而企业面对国际政经形势的演变,必须将以台湾为制造基地的策略转变为全球布局,利用各地资源与优势做好布局的转型工作。(作者为前经建会主委、前经济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