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禁售+消費弱 中國半導體進口數量、金額雙雙兩位數銳減
面对科技禁令,中国正向半导体设备商采购较不先进的晶片制造设备。(路透)
在美国及其盟国持续扩大对中国半导体相关出口限令下,据中国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显示,2023年中国累计进口积体电路(半导体晶圆)4795亿颗,较2022年下降10.8%;进口金额3494亿美元,下降15.4%,数量和金额双双锐减,出现双位数下滑。此外,2023年中国二极管和半导体相关组件进口量也下降23.8%,同样呈现大衰退。
就中国积体电路进口情况,上海「第一财经」引述业内人士分析,中国积体电路和半导体设备进口疲软,反映了去年全球经济逆风,特别是中国智慧型手机和笔电销售疲软等因素影响。同时,中企也在努力提高本土晶片产量,以减少对进口晶片的依赖。
中国一名晶片企业管理人士直言,一方面是低端消费电子晶片需求疲软,另一方面是需求更大的高端AI晶片的禁售(指美国禁令),这两个主要因素导致了去年中国晶片进口量急剧下滑。
报导指出,尽管中国在AI晶片领域要实现大规模出货仍有待时日,但得益于中国政府推动建立更具弹性的晶片供应链,在传统晶片生产领域,中国本土厂商正积极提升产能,这些晶片可用于汽车和家电等设备,不受美国当前限制措施影响。
公开讯息显示,中芯国际、华虹集团、合肥晶合集成扩产最积极,扩产将聚焦于驱动晶片、CIS/ISP与功率半导体分立器件等特殊工艺。
第一财经指出,有机构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本土半导体厂商去年产能年增12%,达到每月760万片晶圆产能,预计今年产能将再成长13%,达到每月860万片晶圆。分析师认为,中国国内大部分的成熟晶片需求可透过本地生产来满足。
IC研究公司Trend Force预测,今年底,有32家中国晶圆厂将扩大28奈米及更旧的成熟晶片产能。到2027年,中国成熟制程产能在全球的分额将增至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