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文章 1987年股灾是否正在重演?

参考消息网8月7日报道 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8月5日刊登题为《1987年股灾是否正在重演?本次股市大跌由何引起?》的文章,作者是詹姆斯·麦金托什,内容编译如下:

金融市场本该体现群众的智慧。但是,周一,人们四散奔跑,挥手尖叫。日本股市创下37年来最大单日百分比跌幅,美股波动率指标VIX指数出现自1990年以来第二大涨幅。恐慌袭来。

此次抛售的导火索是上周五美国公布的就业数据,这些数据使经济预期突然从软着陆转变为硬着陆。此外,最近一段时间,有关人工智能的炒作开始冷却,日本央行为提振日元汇率而加息,也都加剧了市场的不安。有消息称,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已抛售其所持一半的苹果股票并且提升现金储备,这使局势雪上加霜。

但上述诱因解释不了此次投资者举动的规模。这次抛售(一度让芯片制造商英伟达公司股价下跌15%)规模巨大的原因在于,投资者此前孤注一掷地押注一切会有好结果。而问题是,对于这些下注(以及背后的杠杆)的反向操作会到什么程度。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抛售是否会反过来推高储蓄、削弱经济,甚至冲击金融体系?

过去市场大跌造成影响的极端例子包括1987年股灾、1998年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破产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到目前为止,本次市场下跌看起来更像1987年的(较温和)版本,而不是另外两个版本。

1987年,美国股市出现有史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标准普尔500指数在10月19日的“黑色星期一”下跌超过20%。投资者在当年8月市场惊人上涨后积累了过多的杠杆,股市暴跌导致保证金的大幅追加,以及设计糟糕的自动交易加剧了抛售。但美联储向各银行注入流动性,券商没有违约,市场在两年内收回所有损失。美国经济状况良好。

好消息是,1987年的动荡仅限于股市:市场上涨,市场下跌,其他无损。标普指数在截至1987年8月的8个月里上涨36%,这和它这次用8个月上涨33%达到今年来的高点相似。就像1987年一样,今年尽管货币政策收紧,债券收益率上升,但股市仍然大涨。1987年的投资者也和本周一一样紧张不安,准备抛售股票以锁定意外的获利。迄今为止,投资者损失较小,但有利可图的交易已经逆转,就像1987年整个市场的情况一样。

1998年的情况就糟糕得多,尽管股市恢复得更快。当时,俄罗斯内债违约导致资金为寻求安全而撤离,高度杠杆化的对冲基金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资产暴跌。这家公司规模太大,有可能拖垮华尔街。当时,美联储三次降息,召集一批银行来拯救该公司,并逐步缩减其交易。后来,股市只花4个月就恢复了,但低息贷款助推了互联网泡沫。两年后,泡沫破裂,导致轻度经济衰退——科技股投资者损失惨重。

我们不知道如今是否有对冲基金被市场这番大动作干掉,这些大动作使“套利交易”者损失惨重:他们以低息借入日元,再购买墨西哥比索或美元等高收益货币。不过,交易商已经押注美联储将在9月份的议息会议上大幅降息0.5个百分点。

2008年的情形重演才是最糟的结果,但似乎不太可能。诚然,去年美国有些大银行倒闭,因为对政府债券投资结果不利。但是,银行的杠杆率要比过去低得多,而且金融系统受流动性危机的影响较小,因为私人贷款机构承担了过去由银行承担的很多风险。贷款机构出现大的损失完全可能,私人资金也可能会遇到麻烦,但这种情况不会立刻发生,而且不会造成2008年那样的系统性危机。

理想情况是,股市的过度行为会像1987年那样结束,不至于造成更大麻烦。投资者对于人工智能的热情消退可能进一步降低股价,而即便从6月份的高点下跌30%,英伟达的股价今年以来仍然翻了一番。但市场已大大接近正常水平,纳斯达克100指数今年以来仅上涨6%,标普指数则上涨不到9%。

如果恐慌减弱,美联储降息,金融系统没有任何损伤,我们就算幸运。如果投资者能记住周一上午那种“跳水”的感觉并且尽量明智一点,减少投机,那就是幸事。(编译/赵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