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误报袭川普枪手是华裔 白人至上主义渐趋暴力化
▲ 川普7月13日在宾夕法尼亚州竞选造势时遇袭,行凶者为一名20岁白人男性,但《纽约邮报》网站事发后第一时间将枪手误报为「华裔」。(图/撷取自《纽约邮报》网站)
● 梁梓晴/香港中文大学学生
7月13日,美国前总统川普在宾夕法尼亚州竞选造势时被企图行刺,美国特勤局证实枪手为一名20岁白人男性。然而《纽约邮报》网站事发后第一时间将枪手误报为「华裔」,虽然其后修正,但仍引起美国华裔社区的愤慨,纷纷提出抗议,要求该报公开道歉。
枪击案发生1小时后,《纽约邮报》网站刊出一篇报导,第二段开头称,据消息人士透露「枪手被确认为一名华裔男性」,这一消息来源不详、未经美国当局证实的报导发出后,立即受到美国华裔人群质疑。不久后,这条错误资讯的传播范围进一步扩大,有人称「他(枪手)看起来不像华裔」,评论区不少人对此消息提出质疑,更有线民开始散布反华情绪,通过编造和传播虚假资讯,制造民族间的对立和仇恨,从而达到各自的政治目的。
《纽约邮报》的错误首先被美国记者Jeff Yang发现,他在Instagram发文怒斥这则不负责任的错误报导,称「新闻集团旗下的媒体在没有事实依据的情况下,把数百万亚裔美国人当作靶子。」
▲ 《纽约邮报》更正后的报导。(图/撷取自《纽约邮报》网站)
该事件引起不少美国华裔官员关切,纽约布鲁克林区首名华裔众议员、共和党人郑永佳去信《纽约邮报》抗议。他称对此事感到担忧,「身为华裔,我们总是被当作目标锁定,不希望此事引发另一波仇华潮。」他认为虽然文章已被修正,但未附上更新说明,这样的舆论导向,会将华裔群体推向了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
纽约布鲁克林区的首名华裔州参议员曲怡文亦谴责《纽约邮报》,我们不能容忍任何助长歧视和恐惧的言论或行为。
一向鼓吹「言论自由」的美国政府对新闻资讯疏于必要监管,导致各种仇恨言论在网上快速发酵。散布仇恨如今成为一些政客操纵民意的工具,这会使美国社会进一步撕裂。
上个月,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兼发言人张本恩在上班途中,遭遇袭击和辱骂,这一事件在当地华人社区引起广泛关注。
事后,据张本恩回忆说,袭击者首先是用粗鄙的语言对他喊叫,叫他「滚回你的国家」,随后用金属水瓶击打他的头部。张本恩试图继续行走,避免与该男子正面冲突,但袭击者仍然尾随他一段时间。最后,当张本恩向哥伦比亚大学的公共安全官员求助时,袭击者才不得已离开。
▲ 纽约市哥伦比亚大学副校长兼发言人张本恩上个月在上班途中,遭遇袭击和辱骂,引起当地华人社区的关注。(图/翻摄自Facebook/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City of New York)
张本恩本人是在华盛顿特区出生和长大,大学毕业于乔治城大学外交学院。他的母亲来自西维吉尼亚州,他的家庭背景和经历使他对这一仇恨行为感到尤其震惊。他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我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对我产生这样的敌意,仅仅是因为我的肤色和种族吗?」
随后,哥伦比亚大学发表了一份声明表示:「这种基于种族的暴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我们与张本恩及其家人站在一起,共同谴责这种行为。」并呼吁美国政府加强对仇恨犯罪的打击力度。
不久前,据媒体报导,美国亚裔美国人基金会曾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纽约市超过一半的亚裔居民在过去的12个月里,曾因自己的种族或民族遭受过仇恨对待,许多人不得不通过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来避免成为仇恨行为攻击的目标。
一场「仇恨流行病」正在美国社会蔓延,白人至上主义在美国日益膨胀,乃至趋于暴力化,一些肆无忌惮地散播种族主义言论的美国政客、媒体「功不可没」,美国政府坐视白人至上主义的各类论调在美国民间大行其道,同样难辞其咎。
►►►思想可以无限大--喜欢这篇文章? 欢迎加入「云论粉丝团」看更多!
● 以上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欢迎投书《云论》让优质好文被更多人看见,请寄editor88@ettoday.net或点此投稿,本网保有文字删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