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网站承认:美军实力落后,扬言阻止“中国霸权”,策略有点奇葩

在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曾力推印太战略,意图压制中国的崛起,但当时的美国仍处于“反恐战争”的泥潭之中。等到特朗普和拜登政府时期,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崛起,特别是军事实力的强大,美国再想维持在亚洲的军事霸权,即发现已经变得不可能。

当前,美国应对中国在亚太影响力扩大的主要策略包括两种:一是增加美军的军事部署;二是利用盟友的力量。在过去三年中,美国政府成功地获得了菲律宾更多的军事基地,与韩国和日本建立了新的三边情报共享机制,并与澳大利亚和英国签订了AUKUS协议,向澳大利亚海军提供核动力潜艇。

美国《外交事务》认为,所有这些努力尽管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无法改变中美在亚洲军事实力对比的大势。

拜登在亚洲建立所需军事联盟的整体进展缓慢,缺乏进入亚洲关键地区的军事通道,没有足够多装备精良的盟友和伙伴来维持美国的领袖地位。更糟糕的是,没有明确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些弱点。

现在美国不得不对的一个潜在现实:美国在亚洲的军事霸权无法长期维持。

那么,美国还有什么办法应对中国吗?还真有。美国《外交事务》提出了阻止“中国霸权”的新策略,看上去非常有针对性。

一、美国放弃追求霸权地位,转而考虑平衡战略,否则美国将更加捉襟见肘。美刊认为,美国当前已经缺乏军事实力来可靠地支持其安全承诺并威慑中国。平衡方法将更具可持续性且风险更小,因为它适用于该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而不是与之背道而驰。

在具体操作层面,美国应该首先关注该地区的主要工业强国中心--印度、日本和韩国,确保这几个国家不受中国的控制,帮助它们发展自卫能力,更好地支持它们减少对中国经济的依赖。

二、美国军队转向控制关键水道,而不是与中国军队全面竞争。特别是马六甲海峡以及南海和东海的部分地区,并寻求印度、日本、菲律宾和新加坡的帮助。抓住要害点,这也是美国当前更好现实的目标。

三、美国不全面与中国展开军事竞争,而是帮助盟友加强自卫能力,分担安全负担,并让美军发挥支持作用。例如,美国已将与越南的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与印度签署了新的防务合作和联合生产协议。但拜登的联盟建设努力仍远未达到支撑美国军事主导地位所需的水平。

华盛顿可以推动盟国和伙伴从购买战斗机等昂贵武器,转向购买大量相对便宜和机动的军事资产,如无人舰艇、无人机、水雷、反舰导弹和防空系统。最重要的是,华盛顿需要向盟国和伙伴明确表示,美国的参与是有限的。

《外交事务》认为,平衡战略是未来几十年保护美国在亚洲利益的唯一玩得起的可持续方式,但是这一战略最大障碍之一是华盛顿的心态。在亚洲追求军事主导地位的想法,在美国外交和国防政策中根深蒂固,因为美国两党领导人都担心军事竞争中落后于北京。

现在的问题是:美国如果真的在印太转向“平衡战略”,真的就能阻止所谓的“中国霸权”吗?其实这完全胡说八道。

首先,中国从来就不追求区域霸权,这将让美国的“平衡战略”变得无的放矢。中国从来就没想过要控制印度、日本和韩国,何来美国“平衡”一说?而且,未来世界战略的发展趋势是各国战略自主,像印度这样的国家,依赖美国的可能性只会更小。韩国和日本发展对华关系主要诉求是基于利益考量,不可能完全听从美国的指挥,这本身就难以实施。

其次,美国自己下场竞争都不管用,推动中国周边国家发展军事实力,都无法改变中国军事实力在亚洲一枝独秀的局面。中国从来没有“称霸”的战略,但是仅仅从军事技术竞争的角度来看,美国军队自己在亚洲没有优势,又如何帮助菲律宾、日本等国建立优势呢?

让菲律宾发展非对称作战力量,看起来似乎有合理性,但是中国从来就没有入侵邻国的想法,你部署再多自卫武器都不可能威慑到中国。

最后,利用“马六甲”对中国进行战略制衡听起来还不错,但是这种设想主要是基于破坏全球贸易为前提的,这只会进一步打击美国的领导力。如果是这样也行的话,解放军控制南海航线就可以,反正是一损俱损的事。

总体而言,《外交事务》的“平衡战略”,其实对中国并没有针对性,只不过是美国人在战略上认怂的一种全新解释和说辞而已,该懂的都懂。